第二届四川·朝天核桃文化旅游节今日广元开幕

22.08.2014  18:31

  

                      专家评审组现场评审核桃王(高志农 摄)

  人民网成都8月21日电 (刘浏)今日,由四川省旅游局主办的2014四川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分会场暨第二届四川·朝天核桃文化旅游节在广元市朝天区举行。

  据了解,本次活动以“弘扬朝天核桃文化、打造知名旅游品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围绕做大做强“中国核桃之乡”、“中国天然交通博物馆”、“中国西部生态养生基地” 三大独具特色的品牌,充分展示朝天深厚的核桃文化、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强劲的发展活力。

  朝天区是嘉陵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新时期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区,栽植核桃树意义特别重要。核桃与扁桃、腰果、榛子并称著名“四大干果”。朝天地处冷暖空气对流交汇的秦巴山南麓,夏秋季多雨而冬春季多风、季节气候相差近30天的气候特点,特别适宜核桃的生长。朝天核桃不仅品质独特,还具有悠久历史。

  上世纪70年代,《人民日报》海外版就以“小小核桃滚全球”专题报道了朝天核桃产业发展,让朝天核桃走出国门,美誉全球。

  历届区委、区政府利用气候、土壤、区域等比较优势,大力发展核桃产业,特别是本届区委政府,在围绕实现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把核桃产业作为助农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来抓,作出了突破性发展核桃产业的决定,确立了“一亩良田稳温饱,十亩山地奔小康”的工作思路和“建设全国知名、全省最大的核桃生产加工基地和全省第一的核桃产业强县”的奋斗目标,并坚持每年落实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基地建设、科技研发、品种改良、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品牌创建等方面工作,进一步扩大朝天核桃产业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推动全区核桃产业持续突破性发展。

  目前,全区核桃总规模达到33万亩830万株,农民人均有1.8亩核桃,2013年全区核桃产量达到2.1万吨,连续五年位居全省县区首位,产值突破10亿元,农民人均核桃收入超过4000元,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率达到16.3%。“朝天核桃”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识产品认证、国家地理标识产品证明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并在西博会、中国核桃大会、西部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获得“金奖”、“最畅销产品奖”和“深受群众喜爱产品奖”,现已远销浙江、上海、山东等10多个省市的40多个大中城市及日本、韩国、欧美和东南亚部分国家。

  近日,四川省政府出台了《川东北经济区发展规划》,要求川东北片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到2020年达到16600元,到2020年实现这一目标,朝天核桃产业大有作为。经初步测算,2020年全区核桃将达到40万亩,农民人均拥有核桃将达到2亩。按标准1亩可栽植25棵核桃树、每棵产值500元左右来算,那么仅核桃产业一项,一年人均核桃收入将达到2万元左右。

  届时,核桃产业将真正成为朝天广大群众脱贫奔康的支柱产业和名片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