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区建卡贫困户摒弃等靠要 自力更生甩“穷”帽

10.12.2016  01:03

 

    “打甩手,甩不脱贫困;等靠要,等不来小康。”12月6日,记者深入朝天区贫困村采访,途经沙河镇两河口桥头处,老远便看见这样一幅红底白字的大标语,在初冬的阳光中显得格外醒目。

      新一轮精准脱贫工作全面启动以来,朝天贫困户中相继涌现了一批自强不息、敢于创业、不怕艰难、勤劳致富的脱贫攻坚先进典型。

      挺起自力的脊梁

      “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这是宣河乡清泉村6组贫困户王兴利常挂在口头上的一句话,今年62岁的他,瘦弱的身体里藏着坚韧的精神,乡亲们都亲切地喊他“硬老汉”。

      2016年3月,患肺心病长达5年的妻子姜代秀撒手离去,留下还未出嫁的女儿和高达10万元的债务。王兴利拭干泪水,每天凌晨5点左右,别人甜梦正酣,他已经下地干活儿了;简单的早饭后,他又匆匆忙忙赶到场镇,干起了最脏、最累、最苦的行当——装卸水泥。

      “中午连凉面都舍不得吃,要挨到晚上回到家才能吃口饱饭。”再多的艰难困苦,也压不弯王兴利自力的脊梁。2015年,他被精准识别为贫困户后,在帮扶干部的扶持下,读书不多的他,克服重重困难学习了养殖技术,在家修建起了兔圈,饲养兔子220只、商品肉兔100只,仅这一项当年就进账1万余元。

      “国家的政策再好,也不能伸手白要。”王兴利告诉记者,不到一年时间,为妻子治病借的10万元外债已经还了多半,女儿外出务工每个月也能挣个千把块钱,他相信,只要踏实肯干,他们一定会早日摘掉贫困户的“帽子”。

      干起脱贫的产业

      冬日初阳暖照。

      东溪河乡中坝村四组贫困户王洪明家的院坝里,前来帮忙的十来个乡亲,有的拣香菇,有的烘干,有的装袋,一派忙碌……

      “他老婆有慢性病,二女儿还在上学,以前靠他在建筑工地打小工挣钱养家,可后来他自己又得了手脚神经炎,恼火得很哦。”看到记者前来走访,乡亲们边忙活边谈起了王洪明。

      2014年,王洪明被精准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虽然国家的政策非常优越,但也不能一辈子靠国家的扶持过日子啊。”王洪明说,“只有靠自己双手打拼,过上的好日子才踏实。

      说干就干,在扶贫工作队的引导规划下,王洪明决定发展食用菌产业,自力更生摘“”帽。

      病痛稍一减轻,他就外出学习食用菌栽培技术,省内省外跑了不少地方。

      学成后,王洪明在弟弟那里借来5万元启动资金,精打细算的发展起了1万2千袋香菇,由于当年市场行情好,5万元本钱一举就赚了回来。

      如今,王洪明已搭建了近5000平米的食用菌大棚,栽培了16000袋食用菌。王洪明算了一笔账,今年可产干菇近2千余斤,预计收入6万余元。

      2016年是王洪明的预计脱贫年限,看着地湾头一排排整齐的香菇大棚,他感概万分:“后面我准备继续扩大规模,建一个食用菌栽培基地,力争和乡亲们一起,通过发展产业尽快脱贫致富。

      鼓起致富的口袋

      “幸福不是毛毛雨,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幸福要靠自己去创造。”走访中,记者发现,在朝天区,这已经成了很多贫困户的共识。

      2015年初,沙河镇唐家村三组贫困户王芝清,利用家里仅有的1万元积蓄和向信用社申请的4万元贷款,建起了圈舍200余平方米、放养场达2亩的养鸡场。

      “一只土鸡纯利润保守估计在10元,昨年养了2500只,纯收入25000元左右。”王芝清告诉记者,为了养好土鸡,他和老伴在养鸡场外搭了个窝棚,夜以继日的守着,虽然苦,但自己的活路自己干,心里舒坦。

      他还告诉记者,目前,他又打了200平米的圈舍地基,准备明年出去打一年工挣了钱回来后再扩建,届时,鸡场能一次性容纳5000只鸡,一年能养两批,年收入就能上10万元了。

      不等、不靠、不要,像王芝清这样靠自立自强,脱贫致富的贫困户的不断涌现,为朝天区的脱贫攻坚注入了一股清流,而贫困村群众呈现出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和贫困村发生的喜人变化更是让人为之振奋。

      临溪乡清水村四组54岁的贫困户田应福,站在自家新修的小楼房前,满面的水泥灰尘掩不住他内心的欢悦:“我这个老汉虽然莫文化,但我也晓得脱贫是我们自家的事,等靠要莫意思,周围的人也看不起你。有人帮,有人扶是好事,关键还是要自己肯干。

      (记者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