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移民求发展 “三农”为本惠民生

07.07.2014  18:34

——写在四川屏山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之际

    屏山县,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因向家坝水电站建设而从金沙江下游北岸整体搬迁到岷江下游南岸,经过几年发展,这个库区移民县发生了巨大变化。屏山县农村信用联社也在这场史无前例的移民大搬迁中谱写了崭新的篇章,在为向家坝水电站库区移民工程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也赢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服务移民 快速发展

    2006年11月以前,屏山县偏远的地理位置和落后的县域经济使屏山农村信用联社处于持续亏损的经营状态,在全市10家农村信用联社中排名倒数第一。

    2006年11月,向家坝水电站的开工建设,给“卧薪尝胆”的屏山农信人迎来了发展机遇。秉承服务“三农”,服务向家坝移民的宗旨,屏山农村信用联社主动与政府相关部门联系协调,打破了政府移民资金由国有或国家控股商业银行代理的“统治局面”,揽获了建房搬迁补助、县城集镇搬迁综合补贴及城区移民搬迁补助等多项移民补偿资金的代发,占到了全部移民补偿款的90%以上,共计代理发放资金47亿。

    2010-2012年,屏山农村信用联社围绕移民迁建,自主研发“新家园”移民安置房质押贷款、“家家乐”移民安置房装修贷款等惠民产品,累计发放贷款19898万元,帮助2720户移民完成了移民搬迁。在全社员工的共同努力下,2011年屏山农村信用联社荣获省联社业务经营十佳单位、人均创利20强、等级升位奖三项大奖和县政府移民特殊贡献奖;2012年更上一个新台阶,获得利润台阶奖——创亿元单位、人均创利10强两项大奖和县政府“移民迁建金融服务示范窗口”称号。

    截至2014年5月,屏山农村信用联社各项存款余额突破39.7亿元,县域市场份额占54.18%,比2006年增长了35.5亿,增长了近十倍;各项贷款余额19.3亿,县域市场份额占到70.57%,比2006年增长16.7亿,增长了近八倍。仅8年时间,屏山农村信用联社在抢抓移民迁建机遇、普惠民生中迅速崛起。

    “三农”为本 普惠民生

    2012年6月,屏山县全面完成了移民搬迁工作,至此移民资金的涌入浪潮已经慢慢消退,屏山农村信用联社进入了发展探索新阶段。面对利率市场化改革、政策红利的消退以及民间金融竞争,屏山农村信用联社清醒地意识到,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走改革创新之路。

    体制转变。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是国家既定信用社商业化、市场化的改革方向,也是农村信用社加快建成现代化农村金融机构的必由之路。屏山农村信用联社深刻意识到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并不单是一个名称的改变,而是从体制、机制上的全面彻底改革,是机制适应市场的重要举措。去年,屏山农村信用联社已将筹建农村商业银行这一体制转变重大改革提上议程,并逐步开展相关筹建工作,今年7月正式挂牌运营。

    流程梳理。为满足现代化银行发展需求,在省联社的领导下,屏山农村信用联社以“小银行+大平台”战略为总揽,以战略转型为主线,结合县域实际,提出了打造流程银行的战略发展总体规划,以此转变“小而全”的传统、粗放经营模式。今年,在全社员工的通力配合下,屏山联社依据流程银行建设方案正在逐项落实制度办法,条分缕析,朝“专精特”的现代“小银行”目标迈进。

    重心扩展。“三农”之外,中小微企业的发展也演变成了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好的重要课题。屏山联社深入调研,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制定出了“普惠,富民,兴业”的企业使命,在全社上下形成了立足县域、助力“两扶”、三农为本、小微为主的企业目标。在相同的理想信念和责任使命下,屏山农信孕育出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锐意进取,展现出了昂扬的企业生命力。

    忠于使命 发展壮大

    按改革发展的进程要求,屏山农村信用社转制为屏山农村商业银行,这既是农村信用社发展的里程碑,又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机遇。面对未来,屏山农村商业银行将以焕然一新的面貌继续坚守在服务“三农”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做好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工作,挖掘潜力,为县域经济繁荣富强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徐晶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严为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