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实体经济是互联网金融创新“压舱石”

09.11.2015  17:58

“建筑民工的金融需求市场是一个未被挖掘的蓝海,相比线上的颠覆式创新,将线下成熟模式线上化,更易操作、高效率。”浙江小伙刘伟斌体型偏瘦,带着眼镜,是个标准的80后。依据建筑行业的场景设计及金融服务特点,他和他的团队研发了一款针对建筑行业的APP金融产品。用刘伟斌的话说,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用金融和互联网来促进行业发展并不是单纯逻辑上的探讨,在不断尝试中团队也面临不小挑战。

经济新常态需要“新金融”的支撑,作为一种金融新兴业态,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日前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等内容。业内人士表示,金融创新的基础是服务实体经济,更要避免出现“钱炒钱”的现象。

服务实体经济是“压舱石”

日前,蚂蚁金服首席战略官陈龙在“微金融50人论坛”上表示,我国经济向新常态转型,金融行业也要由传统金融向新金融过度,早先金融系统支持投资拉动型经济,现在正向支持消费型经济转变。

“作为一种金融新兴业态,拓宽推广渠道、大数据风控和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让互联网金融创新成为可能。未来与商业场景的高效结合,是互联网金融创新重要发力方向。”他说。

在刘伟斌看来,与商业场景的结合、对特定领域的专注以及本地化发展,是其团队推广“工付宝”APP成败的关键。刘伟斌介绍说,其产品定位三方面市场,首先是基于建筑民工特定人群开发的互联网服务,例如购买火车票等;其次为建筑供应链开发金融产品,降低因资金周转不顺畅而导致的纠纷;第三基于前段数据采集,建立的融资项目信用体系。

有业内人士认为,互联网金融不会像IT行业一样出现一家独大、赢者通吃局面,因为互联网金融核心是金融、是基于本地化或特定领域“小而美”的服务,而IT行业优势在流量导入和数据积累,这也是当前互联网金融O2O模式被业界看好的原因。

“在经济下行背景下,如何找到优质的融资项目,是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试金石。O2O模式的出发点是基于实体经济的真实需求,提供融资项目同时规避风险。” 网贷平台邦帮堂董事长寇权以园区型P2P平台为例说道,截至2013年底,329家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和高新区GDP合计达到12.9万亿元,占全国GDP比重的22.7%。但产业园区存在供给过剩、同质化竞争等现象,区内中小微企业融资难更是普遍面临的难题。

寇权认为,以产业园区为服务对象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具备创新优势。他说,从投资者角度看,基于园区型O2O模式的平台对区内企业了解更充分,可筛选出较优质的借款项目。包括企业基本信息、经营状况、管理团队等;从借款企业角度看,线上平台与线下园区沟通紧密,能够缩短借款申请和审批周期、提高效率,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融资成本。此外,对园区而言,通过为企业提供融资渠道能够增强吸引力,实现园区产业结构的升级。

此前,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课题组发布《2015中国网贷运行模式调研报告》时,该所所长姚余栋预计,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将产生约60亿元新增信贷需求。银行基于风控考虑,难满足全部信贷需求。而互联网金融作为金融新兴业态,可能成为支持实体经济信贷来源的有力补充。

  热衷盈利逻辑不如脚踏实地

“最开始,我们通过补贴低端国产智能手机的方式吸引农民工群体下载APP,人家根本看不上。我们研发了安卓系统,谁知道农民工朋友直接就问有没有apple系统,我们最开始还真没有。”刘伟斌苦笑说,纵使发掘市场痛点、进行精准营销,但是农民工群体的教育成本显然很高,知易行难。刘伟斌坦言,团队面临各式各样挑战,例如装机、绑卡、获客成本、支付、区域密度、风控、银行接口等,在获得天使投资但尚未完成A轮融资前,每个环节的验证和成本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达到线上线下的有效对接,是互联网金融行业一直思考的话题。在寇权看来,线下融资方的积极配合与线上平台尽职调查,两者缺一不可。

寇权以产业园区为例说,线上平台与线下园区紧密对接,可以增加产业园区吸引力,帮助其调整区内产业结构。园区则需要配合平台对融资企业物业、运输、三表费用等数据进行核实,对融资方做出信用评判。

前述业内人士认为,互联网金融创新不能只讲逻辑,要脚踏实地探索,有模式还要能盈利。此前,一些平台打着创新、服务小微的旗子,不乏有从事自融的现象。更有平台打起“小算盘”,希望通过IT行业市场占有率的模式寻找“接盘侠”。

“与今年上半年相比,平台融资趋冷,投资机构也从初期跑马圈地变得更加理性。互联网金融只有在细分市场寻求创新,专注于特定领域、特定人群,构建差异化优势,才能真正提升竞争力,服务实体经济。”他说。

文章来源:人民网 网站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