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实体经济 建设西部金融中心
金融在四川经济转型升级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图为面貌一新的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
“成功了!”11月14日晚间,中国证监会发审委公告,成都银行IPO(首次公开募股)申请获得通过,将成为四川首家上市银行。
至此,四川A股上市公司将达116家,包括上市公司总数,银行业金融机构、证券期货基金经营机构数量均居中西部第一位。
就在今天,首届天府金融博览会和2017天府金融论坛将在成都拉开大幕。300多家金融机构,数百名专家、金融机构高管将汇聚成都。
也是今天,我国中心城市金融综合竞争力指数,即“天府金融指数”将在川首发,立足四川,度量中国金融业温度。
这样的第一次在四川金融史上还有很多。约1000年前,世界首张纸币“交子”就诞生在四川成都。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第一个股票场外交易市场、内地第一家上市民营企业、全国首个金融众创空间……若干个第一次都诞生在四川。
若干个第一次,锁定着一个目标:到2020年末,我省将基本建成西部金融中心。
历史辉映现实,梦想照亮未来。四川金融业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息,近年来,四川一边以坚定的步伐向西部金融中心大步迈进,一边为实现“两个跨越”不断提供强大动力。
向着西部金融中心坚定前行
——四川推进金融中心建设五年间
瞄准西部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把金融工作放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抢抓机遇、积极作为
时间回到5个月前。连续两天,我省与中国太平保险集团、中国农业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这样的节奏并不鲜见。去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结束后,我省就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或合作备忘录,明确将加强省、行全方位合作,为四川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经济强省提供更加有力的金融保障。
今年7月,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结束后的第二天,省委就召开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研究我省贯彻落实意见。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液。四川的发展现状、目标定位和未来前景,更是决定了四川必须要把加快金融业发展摆在关系四川未来兴衰的紧要位置。
2013年,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全面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奋力推进“两个跨越”。省委明确,要把金融工作放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为各级金融机构在川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2016年底,我省正式印发《四川省金融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力争到2020年末,基本建成西部金融中心。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要达到10%左右,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较“十二五”末增加60%,直接融资占比从17.1%提升到35%。
如何实现“两个更加”?今年2月8日,四川省金融业发展迎来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四川省金融工作局正式成立。
金融办到金融局,一字之变,责任更重。省委省政府要求,省金融工作局要助推全面创新改革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4月1日,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同一天,中国银行成都自贸试验区分行、泸州自贸试验区支行同步挂牌、率先开业,有力助推四川自贸区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仅仅一年多时间,中国·天府国际基金小镇已吸引包括IDG资本、纪源资本等在内的国内外知名基金机构160家,管理资金规模已达1000亿元,成为四川金融业的新名片。
做大群落与增厚土壤,优化环境与搭建桥梁,对外开放与对内改革相结合,多管齐下,推动西部金融中心阔步前行
11月9日,德阳市旌阳区人民法院成立全省首个金融审判庭,这是四川积极服务金融业的一个缩影。
10天前,省政府法制办就2018年立法项目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四川省地方金融条例有望纳入立法计划。建立地方性金融法规,这在全国各省市中尚属少见。
一个多月前,四川省产融合作推进大会暨金融支持制造强省政银企对接活动在成都召开。省经信委分别与国开行四川分行6家银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过去几年,类似的融资对接会多达数百场,如同数百座桥梁,将金融业和实体经济紧紧联系在一起。
引进来,能发展。过去五年来,四川一方面通过大力引进和培育金融机构,不断壮大金融业规模;另一方面,通过大力引进各类产业项目,增厚金融业发展的土壤,吸纳、消化和激荡资金活水。自2013年以来,四川累计引进到位省外、境外资金超过5万亿元,在川落户世界500强企业达331户。
开放合作学经验。8月24日,香港交易所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根据备忘录,双方将在扩大直接融资、维护金融安全、培养金融人才等领域深化合作。
要素市场补短板。今年6月,天府(四川)联合股权交易中心进入创新发展新阶段。“科技金融板”“一带一路板”“军民融合板”“双创企业板”四大特色板开板,中心业务导向也从以股权交易为主变为以融资服务为主,目标群体锁定中小企业。截至目前,天府股交中心已有超过2500家中小微企业挂牌。
2013年我省出台推进城市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省内13家城市商业银行中有7家近一年发生股权转让,在战略资本的注入下,地方银行不断做大做强。
金融业发展离不开人才。2014年5月,省委组织部协调争取18名中央金融单位的干部到川挂任市(州)委常委。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2016年121名金融干部人才分赴19个市(州)和多个省直部门及省属重点骨干企业开展挂职锻炼。今年起,成都开始实施“成都优秀金融人才培养计划”,每年拟面向成都全市金融系统遴选10名左右中青年优秀人才进行资助培养,给予每人每年10万元资助。
增大群落与增厚土壤结合,搭建桥梁与优化环境结合,对外开放与对内改革结合,多管齐下,四川金融业持续发展。
增强凝聚力,放大辐射力,提升创新力,提高带动力,多向并举,推动西部金融中心更上台阶
截至目前,成都共有16家外资银行入驻,包括渣打银行、花旗银行与摩根大通银行。
如何评判一个地区是否是金融中心?
首先要看凝聚力。目前,四川有各类银行业机构232家,证券期货基金经营机构525家,保险公司(省级分支机构和法人机构)93家,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833家,交易场所12家,多项指标中西部第一。
更要看辐射力。“成都出发,服务全球。”新加坡淡马锡旗下的富登小贷公司将管理总部设在成都,自从去年建立以来,已经在全国多地设立分支结构。与富登同样选择将成都作为中国市场起点的,还有世行旗下中国中小企业项目中心等多家外来金融机构,他们的业务范围不仅限于四川,也辐射到西南甚至全国。
助力川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今年上半年,进出口银行四川省分行支持“一带一路”项目贷款余额126.77亿元,较年初增长40.9%。
成都银行、成都农商银行近年来也加大异地扩张步伐,将分行开设到了西安、重庆等多个城市。
当前,四川金融产业辐射半径已经延伸到中西部更多地区,随着部分机构全国性总部的到来,辐射范围还将扩大。
还有创新力。10月27日,德阳正光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以8件实用新型专利权作为抵押,成功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德阳分行获得贷款200万元。这是我省首笔专利权质押贷款业务。今年5月,全国首单双创债券(创新创业债)在成都发行。时间回到今年3月,全国首家军民融合科技支行——绵阳市军民融合科技支行在绵阳科技城正式挂牌成立。去年底,新网银行在成都正式营业。这是继腾讯微众银行、阿里网商银行之后全国第三家、中西部首家互联网银行。
今年9月,第九期“中国金融中心指数”发布,与上一期相比,成都进入综合得分“进步五强”;成都西部金融中心地位保持,在金融产业绩效方面,成都首次超过广州,跻身全国第4。
“中国下一个金融中心在哪里?”时间回到去年,2016央视财经论坛暨上市公司峰会上,众多巨头围绕上述主题展开讨论。
放在当下的背景中,对照上述事实,答案已经逐步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