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信心啃下扶贫攻坚“硬骨头”

16.03.2015  11:21

  巴中干部群众干劲足
        京川连线
        (苟忠  记者  庞峰伟)“感谢总理对我们的关心关怀,我们有信心过上更红火的好日子!”3月10日中午,巴中市恩阳区观音井镇观音庵村,村民马怀权把一拨乡亲迎进农家乐后,拉着记者激动地说。
        老马家的农家乐是两层漂亮的楼房,设有3个雅间。“客人最多时,雅间坐满,客厅和院坝里还要再加几张桌子。”老马说,去年仅靠经营农家乐收入便超过10万元,如果算上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和闲时到农业产业园区打工的收入,全家年收入不下15万元。赚了钱,老马谋划着买辆小客车,方便接送农家乐的客人。
        微风拂过,油菜花香弥漫大巴山脉。“4年前,观音庵村436户村民中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就有267户,人均纯收入仅3000余元。”观音井镇副镇长张刚明告诉记者,经过数年攻坚,目前,村民人均纯收入已达7423元,贫困户减少到31户。
        观音庵村的变化是巴中扶贫攻坚的一个缩影。4年来,这片红色土地上的贫困人口已减少44万。革命老区人民的日子越来越好了。
        “巴中扶贫的‘硬骨头’难啃,难在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贫困发生率高。”该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王伟说,按照新扶贫标准,2010年底巴中市农村贫困发生率高达27.2%。为从根本上破解扶贫攻坚难题,巴中以“巴山新居”为抓手,将全市农村连片规划为100个扶贫开发区,“缺啥补啥,大规模重点解决阻碍发展的共性和突出问题,实现公路连通、产业连带、新居连块、基本公共服务连城。
        推进扶贫开发,最终还要“精准滴灌”到贫困群众这一个个“”上。“因户施策,为每户贫困户找到适合的脱贫发展路子。”去年,巴中选派驻村干部2600余人,因村因户编制三年脱贫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在贫困户住房改造、长中短产业项目、技术培训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不少贫困群众通过发展茶叶、核桃、葡萄等产业,每年多收入数万元,逐渐摘掉“穷帽”。“今年,我们力争减少贫困人口10万人,新启动15个连片扶贫开发片区建设,实施40个整村推进项目。”王伟告诉记者,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巴中干部群众鼓足了干劲,“我们有信心啃下扶贫‘硬骨头’,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