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亭建22个“百姓说事点” 有事您来说 我来做

07.11.2014  19:47

        四川在线消息 (李波 四川日报记者 吴璟)11月5日上午11点,盐亭县云溪司法所门口,本来只是上街买包盐的王健,无意中发现了一个“百姓说事点”。

        “这个说事点,啥子都可以说?”王健问。“当然有什么说什么。”点位负责人陈晓君解释,“家长里短、养老医疗、邻里纠纷、婚姻家庭、财产分割、损害赔偿、经营承包、征地拆迁等等,只要你有疑问,都可以找我们。

        “正好有个遗产继承的问题,想问下律师。” 王健拿出手机,分别拍下了提供公证便民和法律咨询服务的人员名单及联系电话。

        今年,为拓展法律服务范围,盐亭县建立了22个“百姓说事点”,将公证、律师、司法鉴定、法律援助等全部纳入服务范围,使百姓能就地就近咨询和解决遇到的各类法律问题。

        “一站式”法律服务

        “只是说事?能不能提供服务呢?”王健的想法是,如果能提供免费服务当然最好。

        答案是肯定的。陈晓君介绍,在“百姓说事点”,居民可以享受到“一站式”法律服务。“我们这里不仅有法律咨询员,还有预防排查纠纷信息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法律援助联络员、公证联络员、司法鉴定联络员。”我们会帮助居民依法合理表达诉求,为符合条件的及时快速提供法律援助和公证鉴定联系服务。”

        负责法律援助服务的,是县法律援助中心和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工作人员;负责公证便民服务的,则是县司法局公律股股长、公证处公证人员,鉴定咨询服务人员则由梓州司法鉴定所所长、基层股股长担任。“每个点位的每一项服务,都有专人负责,而且公示栏上面有联系方式,居民可以随时和联络员联系,跟踪进程。”陈晓君说。

        由于到全县点位较多,无法实现每天都有人现场值守,24小时畅通的电话也是“说事点”的重要联络渠道。

        陈晓君说,云溪镇石岭社区的刘某,就是通过电话联系到了“百姓说事点”的联络员,反映她经常在家里被丈夫殴打,想离婚对方却不同意,经济困难又无法到法院进行起诉。联络员在了解情况之后,一天之内就帮其申请到了法律援助。

        如何真正有实效?

        眼看王健对这个初识的“说事点”还有些疑虑,陈晓君又向他解说了“百姓说事点”的运行制度。

        “百姓说事点”实行“谁接待谁负责,谁办理谁负责”的工作责任制与责任追究制,且每季度对“百姓说事点”的服务态度,办事效率,服务质量,办理结案及群众的满意度进行一次考评,考评结果与评先评优挂钩。

        “原来不是搞起耍的。”对这种新型的法律服务方式,王健最满意的就是“方便”,“家门口就能享受免费法律服务。

        统计数据显示,截止目前通过“百姓说事点”,盐亭共开展法制宣传45场次,接待群众咨询服务5000余人次,调解纠纷430余件,提供法律援助137件。

        在林山乡林园村,“百姓说事点”办得热热闹闹。“最开始办起来的时候,有纠纷,有意见都来这说。”村党支部书记赵其明也聪明,把大家争论诉说的事项,逐一进行梳理,最终完善形成了正式的村规——

        因公路沿线的果树影响交通视线而造成事故的,由果树主承担责任;结婚、上学、乔迁、喜事新办,不搞大规模宴请不铺张浪费……

        “这些都是根据村民的意见形成的,提前解决了很多纠纷。”赵其明还告诉记者,“百姓说事点”设在村委会,白天下班之后,就转移到“夜间场”。他在自家院子里办起了“法制农家大院”,自任“讲师”,傍晚村民就集结在院子里,听他绍相关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