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优秀成果选介
《南沙群岛海域油气资源共同开发法律问题研究》四川大学杨翠柏教授完成的200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鉴定专家认为“该成果紧紧围绕南沙群岛海域油气资源共同开发法律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资料收集和分析论证,从而得出研究结论,具有创新性的内容”。
《从并存到融入:古蜀文明与华夏的互动进程及其历史记忆研究》四川大学彭邦本教授完成的2004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鉴定专家认为“古蜀文明与华夏文明关系,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项目在选题上从‘并存·融入’这个角度切入,对这两个区域的文明互动融汇的进程进行了研究,是一个创新性的研究”。“这些对于我们宣传古蜀文明,充分利用古蜀文明的历史资源,保护与开发文化遗产是有益的。党的十七大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本项成果对文化研究与宣传是有价值的”。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我国金融安全问题研究——基于民间金融调查反思与重构金融安全制度》西南财经大学高晋康教授完成的200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鉴定专家认为“该课题抓住了我国当前经济制度运行中一个最为敏感和社会大众关注的热点问题‘金融安全问题’,并分析了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制度缺失、民间习惯、地方利益、经济发展规模过快等方面的问题”。
《促进西部地区优势能源产业优化发展的政策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盛毅研究员完成的200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鉴定专家认为“该成果对西部地区能源资源和优势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地分析研究,揭示了西部地区能源资源及其产业发展的特点和存在问题,有一定深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西部地区能源产业优化发展的内涵、方向和目标设定。也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实际意义,这是研究报告的一个亮点和建树之所在”。
《我省战略性资源开发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生态安全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沈茂英研究员完成的2010年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决策咨询项目。该课题被省政府两位领导批示“社科院科研人员深入调研,提出五条建议意见要积极吸纳、研究。”“请省发改委认真阅研并用其研究成果指导实际工作。水电项目的评估,生态安全是必须的前置条件,要很严格的坚持”。
《关于我省农村留守妇女婚姻家庭情况的调研及建议》省政协冯晓露完成的2011年度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委托项目。该课题通过对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现状和婚姻家庭现状分析,结合四川省新农村建设规划,给出了解决留守妇女婚姻家庭后顾之忧的可行措施,引导留守妇女可以更好她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为留守妇女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探索意义。”
《后金融危机时代四川省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研究》四川大学纪志耿讲师完成的2010年度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青年项目。鉴定专家认为“作者在对四川省成都市、绵阳市等相关单位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我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特点、优势、目标、趋向,凝练了一个农民工返乡创业‘四川模式’的概念。对农民工集中返乡出现的一些新的矛盾、新情况和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传媒媒体数字化转型研究——媒介融合时代的传统媒体发展战略》四川师范大学石磊教授完成的2009年度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一般项目。鉴定专家认为“该成果论述了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转型,更重要的是全方位的战略转型。它不仅强调传统媒体在技术上与新媒体融合,还主张在组织构架和业务流程上进行重构和再造,构建起适应新的数字化时代的传统媒体发展模式。”
《正确处理“小产权房”与农村地制创新》四川大学杨遂全教授主持完成的200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鉴定专家认为“该研究报告把现实问题的深入分析建立在科学的理论阐释基础之上,条理清晰、层层递进、逻辑严密;既有国外资料的比较分析作为重要的参照,又有立足未来发展的前瞻性研究”。
《<公羊>学发展史》四川师范大学黄开国教授主持完成200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鉴定专家认为“该著为目前学术界所仅见的关于春秋公羊学史的研究专著,堪称体大而思精。特别是对董仲舒以及东汉何休的研究,极为系统而且完整,多有发前人所未发之处。如对于董仲舒诊释方法的揭示,对人们恰当理解董仲舒的思想,极有启迪作用。对何休《公羊解诂》的系统研究及其对后代春秋学之影响的揭示,同样度越前人”。
《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问题研究》西南财经大学章群教授主持完成200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鉴定专家认为“该成果对进城务工人员的调查和资料收集较为扎实。提出了解决进城务工人员权益保护的相关思路,与前面的实证分析紧密衔接,逻辑关系清晰,具有实际操作指导价值,可以视为本研究成果的主要亮点”。
《四川省社会风险评估与群体性事件预警研究》四川省社科联王均主持完成的2010年度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重大委托项目。该课题在分析总结我省社会风险评估与群体性事件预警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科学构建城乡社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与健全群体性事件预警模型为基础,完善城乡社会稳定风险防范体系,是我省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实现城乡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有机统一的关键之所在。
《开发性金融在四川的实践和创新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盛毅研究员主持完成的2010年度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重点项目。鉴定专家认为“该成果系统和全面地回顾总结了开发性金融在四川省发展和探索的过程,提供了大量翔实可靠数据、图表及相关材料,归纳和提炼了开发性金融在四川实践过程中的成功经验,提供并深入分析了若干开发性金融在四川的经典案例”。
《四川中小企业集群式发展研究——产业政策、技术平台与金融支持》四川省党校丁英副教授主持完成的2009年度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自筹项目。鉴定专家认为“该课题着重从产业政策、技术平台和金融支持三个重要方面展开对四川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的研究。在完善四川中小企业集群式发展的相关建议中分别从企业、区域政府、市场等不同主体,以及不同阶段给出了具体建议,且不少成果以出版或调研报告的形式发表或上报,有较好的学术价值及社会影响”。
《四川省农村小型水利供给机制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廖常勇副教授主持完成2010年度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一般项目。鉴定专家认为“该研究报告通过界定主要概念的内涵、选取公认的分析工具和理论、理论实践相结合、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建议、策略选择),赋予“水”及“水利”新的属性(即公共品),构成研究农村小型水利供给机制的科学理论基础。在该成果基础上可形成未来公共政策的雏形,建立科学的、民生的行政管理制度。提出完善农村小型水利供给机制的策略选择。包括确认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化供给主体、构建供需协调的供给决策机制、打造多方参与的供给筹资机制”。
文章来源:(省社科联成果鉴定中心) 网站编辑: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