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四川在行政权力最易失控十领域建章立制的台前幕后

20.10.2014  17:35

  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的前一天,10月19日,四川省政府网站正式发布 《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管理的规定》等10个重要文件,从不同领域、不同层面建章立制,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制约。

  时间耐人寻味。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我省在十大领域出台新规,用制度体系来巩固前一阶段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昭示建设法治政府的信心和决心。

  数量规模空前。一次性在十个重点领域出台全新规定,从纵横两个维度来看,都非常少见。

  手段创新有力。系列规定中,很多举措都属于全国首次,力度之强,手法之新。

  这些制度是如何产生的?有哪些共性特点、亮点和看点?记者采访了参与起草的专家及相关负责人。  

   问题导向

  十大规章制度分别指向权力最易失控、百姓反映最强烈的领域

   封闭运行

  封死暗箱操作空间,不留“暗门”、不开“天窗”,“一律”成常见词

   程序至上

  注重细节,规范和制约权力运行,连主要领导发言次序都有规定

   监督有力

  接受公众监督,尤其利益相关方面的监督,提高监督制衡力度

  为什么选择土地、矿产、招投标、政府采购、行政审批等十大领域建章立制?省政府法制办主任张渝田透露,这是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领域,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集中体现。

  十大新规大部分于今年初开始酝酿,全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进行,基层群众所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土地、矿产、招投标、政府采购、行政审批等领域。

  比如,对国有土地出让领域逐步成为腐败高发区,老百姓反映强烈。为此,《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出让管理的规定》被列到了十个重点领域深化建章立制的榜首位置。

  从解决老百姓反映最强烈的环节入手,十大新规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把腐败高发区、群众反映问题的集中区作为新规的“标靶”。

  通读十大规章制度,最常见的是“一律”一词。如《关于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的规定》明确,今后,四川所有矿种的探矿权,除非特别批准外,将取消申请和协议出让,一律以“招拍挂”方式公开出让、确定出让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