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至最年轻乡村女教师:希望通往学校的桥快点建好

28.09.2015  10:36

陈秋菊老师和学生在一起。

9月26日,本报以《乐至最年轻乡村女教师 7年两次放弃进城工作机会》为题,报道了资阳市乐至县中天镇联合村乐阳小学女教师陈秋菊的故事。

报道刊发后,在网上被广泛传播并引起大家热议。有人评价她“人美心更美”,也有人因为佩服这样的勇气和决心,称她为“最美女教师”。

老同事来电与她共勉

“大都是问候和关心的,有许多是朋友的朋友,有许多是多年没有联系的朋友。”陈秋菊说,朋友的问候让她很感动,“我目前要做的,就是调整好心态,继续坚持做原来的自己。”

26日晚上,陈秋菊一位以前的同事,在QQ上跟她聊了很久。“

陈秋菊的同事叫陈乐,在乐至县中和场镇盛池小学。陈乐告诉陈秋菊,她相信乡村教育会越来越好,“乡村教师很多,有情怀的越来越少,关于你的报道会鼓舞更多乡村教师,尤其是85后和90后。”陈乐说,她感觉自己一度没有教育理想了,陈秋菊的故事已经鼓舞到她了。

其中不少网友称自己是乡村教师,对陈秋菊的故事深有感触。网友“@筱蝶6”说,自己跟陈秋菊的情况差不多,村小真的很清贫,留下来靠的是信念。网友“@果小满”说:“我也是这样的,当学生写满黑板挽留的话的时候,所有都融化了。突然觉得一切都不那么重要了,只愿能陪着他们成长。”

希望学校能建起围墙

27日下午4点,陈秋菊回到乐阳小学,开始准备星期一的课程。“虽然是中秋节,但不能陪家人了。周一早上有课,今晚赶过来明天才不会迟到。”陈秋菊说,因为华西都市报的报道,她感觉这个中秋是最热闹的。

这两年,乐阳小学篮球场已经硬化,教室也有了多媒体,学生上课的条件已经改善。“学校还缺一道围墙,能够保证学生们上课的安全和秩序。”陈秋菊说,她有一些小小的心愿,“一是希望有更多培训学习的机会;二是希望通往学校的那座桥快点建好,以后回家近一点;三是希望学校职工宿舍能改善一下。”

收到50位乡村老师推荐材料

自“马云乡村教师奖”活动启动之后,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乡村老师走进大家的视野,有学校推荐的、有学生推荐的、有自荐的,目前本报已经收到了50多位老师的推荐资料。

在给本报的邮件中,一名成都的培训师推荐了自己的小学老师孙建军。他说,这位孙老师改变了他的一生。“我小时候家里很贫穷,你知道越是贫穷的地方,大人们越忽视教育。”这位推荐人说,爸爸曾经逼着他退学外出打工,是孙建军老师到他家里跑了3次,才最终阻止了这件事情。老师上课也非常活泼,经常组织一些课外活动、知识竞赛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当年当地缺水,学校吃水都成问题,为了让学生们能喝上水,孙建军连续两个月带着学校老师去打井,解决了学生吃水问题。

活动欢迎读者朋友推荐或自荐乡村老师,目前有不少老师提交的资料不符合规定,也请报名的时候看清楚报名条件,按照要求完整地提交报名资料。

华西都市报记者田雪皎张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