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表现者”成都: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18.09.2015  13:13

  张彧希

  近几天,一份 “中国最佳表现城市”报告,“扰乱”了不少人的心。

  这份报告出自美国知名独立、非营利经济智库米尔肯研究所,共计研究了266个中国地级市及以上级别城市的经济数据,包括34个一线、二线城市和232个中小型城市。成都超越“北上广深”,居于榜首。

  这就像各路豪杰摩拳擦掌的一场华山论剑,冷不防被小字辈郭靖给占尽了风头——问号铺天盖地而来。有媒体报道此事时,标题用上了“意外”一词。

  真是“意外”吗?郭靖年纪虽轻,降龙十八掌可是实在功夫。而这次 “中国最佳表现城市”评比,成都也是实打实地“秀出了肌肉”。

  先看评鉴标准。米尔肯研究所的报告是基于实际发生的经济表现,这些城市的“内功”被划分为九个部分。

  再看评鉴结果。用米尔肯的说法:“成都的表现无可争议。”在大城市九项具体排名指标中,成都有七项名列前十,超过其他城市,在就业、工资、地区生产总值与外国直接投资的增长上尤其杰出。

  承载着城市幸福感的就业和工资增长率,是报告尤为看重的两个方面。今年上半年,成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29元,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14元,增长10.3%。这就恰似一招“龙跃在渊”,直击评价要害。

  而地区生产总值,是最体现实力的一招“潜龙勿用”。今年上半年,成都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136.1亿元,增长8%,高于全国1个百分点。专家学者如此剖析这个数据——先行指标稳步回升、投资实现较快增长、服务业总体快速增长、工业经济企稳回升、经济增长新动力加快培育。

  高附加值产业的异军突起,则是成都使出的一招“神龙摆尾”。从2003年全球芯片巨头英特尔落户蓉城,短短12年,成都串起了一条电子信息产业的庞大产业链。不仅如此,还提出“成都制造2025”,确定了电子信息、轨道交通等13个重点推进产业。米尔肯分析,“成都在人力资本、成熟的高端航空航天和飞机设计业、最新崛起的电子制造业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

  吸引外资的能力,也是米尔肯判断城市经济活力的一大重要指标。随着成都国际“朋友圈”的不断扩大,目前与成都建立“友城”关系的国际城市已达33个,世界500强企业已有268家落户成都,相比许多一线城市也毫不逊色。这难道不是一招“震惊百里”?

  米尔肯的研究最后提出,天津和上海这类城市见证了城市化、产业聚集以及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的提振作用;而经济增长的减速则“说明一种以技术、私人投资和消费为中心的新途径”将取代此前的战略。

  下一个问题,成都还会使出什么招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