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可凡否认“毒舌”:为中国综艺节目感到悲哀

17.04.2015  12:20

        【解说】4月15日,著名节目主持人曹可凡带着自己的新书《蠡园惊梦》在北京参加第九届“书香节”系列活动——阅享之旅瀠进中国传媒大学。知名主持人白岩松特来担任对谈嘉宾。活动期间,曹可凡接受了中新网记者的专访,畅谈自己新书的创作历程,同时还对当下综艺节目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评价与建议。

        【解说】《蠡园惊梦》是曹可凡历时四年的精诚之作,在创作过程中也是颇费周折,在谈到创作这本书的初衷时,曹可凡表示希望通过这本书,不仅能让后人了解历史,还可以让他们谨记祖辈以礼相待的谦恭家风。

        【同期】(作家曹可凡)

        你知道其实我们讲这个过去中国人讲,世间好事不坚牢,彩云一件琉璃脆,任何一个家族过去再辉煌享有很大声誉,其实你顶不住历史的变迁,可能终究醒来还是一场梦。(这本书)其实记录了家族五代人120年的历史,也许从最早曾外祖父两个人,十四岁跑到上海去打拼,对于当时的人说他们就是外来民工,兄弟俩在上海打拼成功,上海为什么叫魔都,就是有这种魔力,任何人都可以在这个平台找到位置,可以用自己的智慧获得成功,我们这代人不能像祖辈那样,都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依然可以依靠强大血脉遗传,可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一些对得起时代和自己家族的事情。 【解说】近期曹可凡曾经参加某真人秀节目并担任评委,由于说话直接被不少人冠以“毒舌”的称谓,对于外界的评价,曹可凡表示自己只是想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同期】(作家曹可凡)

        我是一个比较直接的人,我愿意用比较直接的方式表达我的想法,当然并不一定完全正确,但是至少表达了我当时那种想法,无论对综艺节目对选手的看法,都是我非常真实看法,现在大家强调真人秀,现在真人秀已经异化,根本着眼点是真实,我觉得我的表现就是真人秀,秀就是展示表达,我真实表达我的看法,也许错的,可是这是我真实的想法,所以我没有认为我是一个毒舌,如果这种表达方式被认为毒舌,我也欢迎别人对我毒舌。

        【解说】对于中国当下综艺节目大量引进国外版权,少有原创的现状,曹可凡认为这是中国做电视人的可悲之处。

        【同期】(作家曹可凡)

        中国人已经把全世界模式都差不多买光了,这是中国人可悲的地方,太可悲了,我们连这点创意都拿不出来,连这点努力都不愿意做。不愿意沉下心来好好去思考一个节目,只要国外有什么好的节目赶紧就拿过来,好一点买版权,差一点直接山寨,所以你去看所有节目几乎都是这样,过去都去问欧美买,先问英国买,后来问荷兰买,那就是中国这么多电视人都干嘛了?为什么别人想的出我们想不出,难道中国人比别人差么?我记得我问过杨振宁先生一句话:觉得您当年的诺奖对于人类最大贡献是啥,他告诉我通过我得奖告诉中国人,我们不比别人差。那是五十年以前,今天的中国人呢?是退步了。这是做电视人的悲哀,我们永远是拷贝别人,缺乏灵魂的一些东西,我们的节目变得没有生命力,这是可悲的,这么多电视人,这么多电视从业人员,为什么我们做不出自己的模式,我自己是电视人,这个事情也应该引起我自己的思考,我有时候觉得还挺悲哀的,我们什么时候会有我们的模式能够输出国外,但是慢慢我相信这个情况会有所改变,目前倒是没看到。急功近利嘛。

        【解说】据了解,曹可凡的新书《蠡园惊梦》是一部关于家族史的著作,书中主要讲述家族的兴衰更迭,对此,不少人希望他可以创作一本自传,讲述一下自己的人生经历,关于这一话题,曹可凡的回答显得格外谦虚。

        【同期】(作家曹可凡)

        我自己的经历微不足道还没有写书。我们先把这个东西弄好,关于我自己,慢慢来写。(我现在主持的节目)过去是周播,现在是双周播,这样的话时间会多一点,慢慢把这个节目做好,尽管是非常小的栏目,但是我们要把这个小栏目做精做细。

        记者让宝奎上官云北京报道

        曹可凡自称不是“毒舌”:为中国综艺节目的现状感到悲哀

        【解说】4月15日,著名节目主持人曹可凡带着自己的新书《蠡园惊梦》在北京参加第九届“书香节”系列活动——阅享之旅瀠进中国传媒大学。知名主持人白岩松特来担任对谈嘉宾。活动期间,曹可凡接受了中新网记者的专访,畅谈自己新书的创作历程,同时还对当下综艺节目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评价与建议。

        【解说】《蠡园惊梦》是曹可凡历时四年的精诚之作,在创作过程中也是颇费周折,在谈到创作这本书的初衷时,曹可凡表示希望通过这本书,不仅能让后人了解历史,还可以让他们谨记祖辈以礼相待的谦恭家风。

        【同期】(作家曹可凡)

        你知道其实我们讲这个过去中国人讲,世间好事不坚牢,彩云一件琉璃脆,任何一个家族过去再辉煌享有很大声誉,其实你顶不住历史的变迁,可能终究醒来还是一场梦。(这本书)其实记录了家族五代人120年的历史,也许从最早曾外祖父两个人,十四岁跑到上海去打拼,对于当时的人说他们就是外来民工,兄弟俩在上海打拼成功,上海为什么叫魔都,就是有这种魔力,任何人都可以在这个平台找到位置,可以用自己的智慧获得成功,我们这代人不能像祖辈那样,都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依然可以依靠强大血脉遗传,可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一些对得起时代和自己家族的事情。 【解说】近期曹可凡曾经参加某真人秀节目并担任评委,由于说话直接被不少人冠以“毒舌”的称谓,对于外界的评价,曹可凡表示自己只是想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同期】(作家曹可凡)

        我是一个比较直接的人,我愿意用比较直接的方式表达我的想法,当然并不一定完全正确,但是至少表达了我当时那种想法,无论对综艺节目对选手的看法,都是我非常真实看法,现在大家强调真人秀,现在真人秀已经异化,根本着眼点是真实,我觉得我的表现就是真人秀,秀就是展示表达,我真实表达我的看法,也许错的,可是这是我真实的想法,所以我没有认为我是一个毒舌,如果这种表达方式被认为毒舌,我也欢迎别人对我毒舌。

        【解说】对于中国当下综艺节目大量引进国外版权,少有原创的现状,曹可凡认为这是中国做电视人的可悲之处。

        【同期】(作家曹可凡)

        中国人已经把全世界模式都差不多买光了,这是中国人可悲的地方,太可悲了,我们连这点创意都拿不出来,连这点努力都不愿意做。不愿意沉下心来好好去思考一个节目,只要国外有什么好的节目赶紧就拿过来,好一点买版权,差一点直接山寨,所以你去看所有节目几乎都是这样,过去都去问欧美买,先问英国买,后来问荷兰买,那就是中国这么多电视人都干嘛了?为什么别人想的出我们想不出,难道中国人比别人差么?我记得我问过杨振宁先生一句话:觉得您当年的诺奖对于人类最大贡献是啥,他告诉我通过我得奖告诉中国人,我们不比别人差。那是五十年以前,今天的中国人呢?是退步了。这是做电视人的悲哀,我们永远是拷贝别人,缺乏灵魂的一些东西,我们的节目变得没有生命力,这是可悲的,这么多电视人,这么多电视从业人员,为什么我们做不出自己的模式,我自己是电视人,这个事情也应该引起我自己的思考,我有时候觉得还挺悲哀的,我们什么时候会有我们的模式能够输出国外,但是慢慢我相信这个情况会有所改变,目前倒是没看到。急功近利嘛。

        【解说】据了解,曹可凡的新书《蠡园惊梦》是一部关于家族史的著作,书中主要讲述家族的兴衰更迭,对此,不少人希望他可以创作一本自传,讲述一下自己的人生经历,关于这一话题,曹可凡的回答显得格外谦虚。

        【同期】(作家曹可凡)

        我自己的经历微不足道还没有写书。我们先把这个东西弄好,关于我自己,慢慢来写。(我现在主持的节目)过去是周播,现在是双周播,这样的话时间会多一点,慢慢把这个节目做好,尽管是非常小的栏目,但是我们要把这个小栏目做精做细。

        记者让宝奎上官云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