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雷声大更需雨点大 用户关注体验和较高性价比

20.12.2013  09:19

从资本市场上的热炒到前日的“宣誓大会”,4G一直在通讯领域处于风口浪尖上。但作为2013年的移动老用户,冷静的我更需要、更关注的是用户体验和较高的性价比,而不只是诸如2014年要销售1亿部TD-LTE终端的这样丰满的理想。

现在的4G运营商有个天然优势,那就是多年来累积的大量用户,目前城市中不少人都人手两个甚至三个号码,其中大多都保留有多年前或许是拥有第一部手机时就办理的移动号码。但是,在拥有全球最多用户的全球最大电信运营商的旗号下,现在还有多少有效用户,持有移动号码的用户各项业务使用有有效增长吗?由于竞争对手在3G领域的迅猛开拓,加上机团合约机的强势推进,相当一部分人更经常使用的是那部3G手机,不少甚至还仍在可以单位付费的合约期。

因此,要想将早已转投竞争对手的用户撬过来,就必须有金刚钻。然而,就目前少少的体验而言,4G难说拥有了金刚钻。一是基础建设还较薄弱。即便在广州市中心多处,信号也难以满格、不畅通,还不如竞争对手的3G信号,4G网络能连通时设备显示的带宽速度也跟3G差不多,甚至更差。而笔者上个月在苏州发现,即便这样一个苏南地区的发达城市也没有4G信号,而宾馆的无线网络还远比广州的4G无线网网速要快。二是从目前终端合作的手机来看,高大上的手机少且贵,大量的是中低端国产手机,传说中的Iphone更加没有。据业内所言,问题一是出在技术层面的芯片成熟方案少而价高,二是运营商要补贴的钱非常之多。值得注意的是,愿意花钱赶时髦享受新通讯方式的大多是比较时尚有钱的阶层,而高大上手机的不足以及性价比不高会影响用户转网。

此外,从营销方式看,要让最广大的用户接受新事物,除了新事物本身拥有金刚钻、具有特有的魅力,还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吸引用户,所谓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薄利多销、低门槛入市、低开高走,而从目前笔者收到的短信广告来看,是缺乏吸引力的,不仅列举的机型是难以吸引我去换机的,而预存话费这些促销措施也是老套的。

因此,在没有足够吸引力的情况下,光许诺“到明年下半年会有更多手机机型”以及“明年年底会有50万以上基站”,那只会让用户默念“那就等明年下半年之后吧,先看看别人用得如何”。在雷声隆隆之下,4G用户期待雨点更大些、甘露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