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成德绵“朋友圈”在扩大:更开放更包容更多元
获批自贸试验区,是四川“十三五”开局之年迎来的重大机遇,也为这一年的四川贴上了显著的“开放”标签。
作为四川一体化程度最深的区域,成德绵承担着走在四川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最前沿的重任。本报记者梳理发现,2016年,成德绵三市“交友”频繁,不但“朋友圈”显著扩大,“朋友”类型也变得更加多元:“丝路”之友、“知识”之友、“资本”之友,以及更加稳固而密切的“城市群”之友。
放在四川“项目年”、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建设成渝城市群和成都打造国家中心城市等时代背景下看,这种“朋友圈”的扩大和扩展方式,有其内在逻辑。
去年元旦刚过,韩国贸易协会即“抢滩”成都,设立代表处。会长金仁浩说,要以推进中韩创新创业园为切入点,与成都在更广领域加强深度合作。
对四川而言,“一带一路”已不能仅理解为历史机遇,切实行动必不可少。“251三年行动计划”由此实施,20个“一带一路”国家、50个重大项目、100家外经贸企业被筛选出来,成为引导推动的重点。
成都手中的“王牌”是“蓉欧+”战略。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中欧班列(蓉欧快铁)要实现每日开行,年内开行400列以上。
2016年5月,成都在巴黎举行中法(成都)生态园—城市可持续发展推介会,在华沙举行“蓉欧+”战略·国际合作推介会,揭牌“海外成都”波兰工作站,并与奥地利维也纳建立友好城市。
一个月后的成都国际友城市长创新论坛,来了36个国际友城和国际知名城市代表。“重装之都”德阳,则充分利用一个平台放大声音:中国制造2025对话德国工业4.0大会。在去年4月举行的活动中,德国西门子、库卡机器人等政界、工商界、学界的300余位知名人士出席。
大会促成中德汽车学院、库卡机器人学院、西门子智能制造中心落地德阳,引领德阳职业教育提档升级。
绵阳的“交友”目标是捷克。长虹集团在该国宁布尔克市投资设立了欧洲生产基地,5月底,绵阳市领导访问那里,并与捷克总统顾问科胡特就深化电子信息、通航产业等领域的合作达成共识。
已经在绵阳布局了N20发动机、王子发动机等生产线的德国宝马集团,也将绵阳列为“中国扩能项目首选地”。
扩容“高校圈”相信知识的力量
过去一年,成德绵的院校“朋友圈”异常活跃。
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央赋予四川最重要的改革试验任务。联手奋战“一号工程”,去年7月,成德绵三市共同举办新闻发布会,共担“全创”排头兵。
其中一个关键点,是释放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活力。
成都分别与西南交大、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大、四川大学签署共建世界一流大学战略合作协议,与四川农业大学签署共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战略合作协议。
西南交大探索出的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以产权来激励职务发明人进行科技成果转化——也已在成都推广。
一些国内外知名高校同样成为了成德绵的“座上宾”。英国剑桥大学在绵阳设立了英国剑桥科创孵化园·中国绵阳科技城中心;借助“海科会”中国(绵阳)科技城专场、科博会等活动,新西兰皇家科学院、吉林大学也与绵阳建立了务实合作关系。
甚至有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33家高校、科研院所的45名博士后齐聚绵阳,为当地九洲电器等10家单位的14个项目和中物院5个研究所的32个项目开展对口服务,创下赴绵参与对接博士后数量和达成对接意向项目数量的“新纪录”。
三地共同的“小伙伴”非中科院莫属。中科院将7个科研院所和高技术企业整体迁入成都科学城,开启了成都打造国家科学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的序幕,精细化工与节能环保领域最新的科研成果则优先推介和布局到绵阳;中科院绿色城市产业联盟也与德阳进行了对接洽谈。
发力“项目年”投资促进有声有色
成德绵三市的2016年“第一签”来得比较早。
去年1月18日,成都与赛伯乐投资集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未来5年,后者力争在成都投资规模达到300亿元,打造跨境贸易、先进制造业、物流延伸服务(含食品加工)产业三条“千亿级产业链”,实现产值及贸易总额3000亿元。
同月,中农联控股有限公司投资23亿元在德阳建设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主的大型电商冷链综合物流园;总投资额478亿元的中国科技城(绵阳)科技物流产业园,亦签约落地。
省委省政府把2016年确定为“项目年”,随着“竣工一批、开工一批、加快建设一批、储备一批”工作部署,三市均把引进更多项目、与资本“交朋友”作为重要工作来抓。
2016年元旦后不久,成都市领导即带队奔赴珠三角,拜会格力电器、TCL集团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市场前景和投桃报李的情愫,让格力电器年内在新津投资的工业园实现开工;TCL集团率先开出了中欧班列(蓉欧快铁)“TCL专列”。
这一年,成都还在北京、欧洲、印度开展了投资促进活动,绵阳的足迹则近赴重庆、西安,远奔沈阳、北京、香港、莫斯科。
德阳除了在北京举办“美丽中国·和谐家园——四川德阳三星堆民族文化创意设计展”,还分别于当年3月、8月在京举行投资促进会和现代服务业投资推介会,分别成功签约投资总额197.9亿元的19个项目和投资总额333亿元的23个项目。
年终盘点,成都全年签约引进了270个重大项目,其中30亿元以上先进制造业项目17个,在蓉世界500强企业达278家。
相约“一体化”深度合作可期可待
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共同任务,使三地的关系在过去一年变得更为紧密。
2016年3月,德阳党政代表团前往绵阳,双方就探索创新驱动、军民融合发展可复制经验,以及加强产业和基础设施合作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德阳一手连绵阳,一手牵成都,德阳市委市政府把成德同城化作为“一号工程”和头等大事来抓,加快推动形成以成都主城区为核心,南有天府新区、北有德阳新城的“一核两中心”格局。
9月23日,成德同城化工作座谈会举行,德阳与成都铁路局联合签署成都至德阳动车公交化运营合作协议。
一周后,代表成德同城动车公交化运营的首列“德阳—成都东”的C6287次动车开往成都。到年底,成德每日动车开行数量加密至22对44趟,发车间隔约30分钟一趟,最短间隔仅6分钟。
另一个有影响力的标志性工程,则是天府大道北延线开工。该线路全长约68公里,其中成都境内34公里,德阳境内34公里,全线采取轨道交通与公路复合建设,计划2019年建成通车。
年底,绵阳市党政代表团到成都考察,成都提出了四大方面的合作:共同促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推进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工作对接,力促项目、资源共享。
此前,成都高新区已与绵阳科技城管委会达成共识,共同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新格局,携手打造区域合作新典范。
两市主要领导的面对面座谈,让成绵新一年的深度合作充满了畅想空间。(记者 张守帅)
责任编辑:汪昕 来源: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