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中大熊猫!四川繁育出12只绿尾虹雉 暂无放归时间表

03.07.2019  18:00

  近日,有着“鸟中大熊猫”之称的绿尾虹雉笼养种群迎来了一个重大突破:截至2019年,四川共繁育成活绿尾虹雉12只,实现笼养种群翻一番的目标。而就在两年前的2017年底,全世界绿尾虹雉笼养种群仅剩11只个体。

  据了解,在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原四川省林业厅)的组织协调下,由四川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和西华师范大学生态研究院组建的联合实验室对绿尾虹雉展开的抢救性保护工作,于2017年初正式开展。

  绿尾虹雉因何得名“鸟中大熊猫”?数量为何如此稀少?笼养种群翻番的背后有什么故事?

  绿尾虹雉

  2016年野生成体数量估计不足万只

  “绿尾虹雉是中国特有种,全球只有中国有分布。”周材权表示。笼养种群是指在室内人工饲养的种群,而野生种群,目前暂时没有类似于全国大熊猫调查那样的物种普查,因此没有确切的野生种群数量统计。

  2016年,全球权威的保护机构IUCN的专家团队有过一次估计,认为野生绿尾虹雉成体数量在2500~9999只之间,并推测其仍然在持续下降的过程之中。周材权表示,这是目前较为可信的数据,但仍需更多的关注和调查才能进一步了解其现状。

  “‘鸟中大熊猫’的称呼,可能也是媒体想出来的,目的可能是为了让大家能够感受其珍贵程度。”周材权表示,鸟类当中享受过这一称呼的其实还不少,中华秋沙鸭、红腹角雉、震旦鸦雀等都曾被称为“鸟中大熊猫”。

  当然绿尾虹雉也与大熊猫有不少相似之处。绿尾虹雉和大熊猫一样,是中国特有种,只在我国有分布;种群数量稀少,濒危程度较高;大熊猫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伞护物种,而绿尾虹雉是高山草甸生态系统中的伞护物种。

  笼养绿尾虹雉蛋受精率低、孵化难、育雏难,圈养大熊猫也曾面临过交配受精难、育幼难等类似问题。绿尾虹雉是季节性繁殖鸟类,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绿尾虹雉在每年的4月中旬进入繁殖季节,开始产卵,5~6月孵化。

  “人工饲养的雌性绿尾虹雉基本无抱窝(孵化)行为。”周材权介绍说,因此绿尾虹雉种蛋通常被放入孵化箱进行人工孵化。工作人员通过照蛋,可挑除无精蛋、死精蛋或死胎蛋。另外在孵化期也需要照蛋,观察胚胎发育情况,调整孵化条件,提高孵化率。

  曾大规模遭遇痘病

  绿尾虹雉疾病防治也是西华师范大学生态研究院的工作重点之一。2018年,笼养绿尾虹雉大规模地暴发了痘病。痘病在家养雉类中较常见,在野生种群中不常见。痘病曾是导致笼养绿尾虹雉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得知绿尾虹雉患病的消息后,西华师范大学生态研究院研究团队立即行动,通过借鉴之前的经验,并结合临床发病特点,对患病绿尾虹雉进行了合理、正确的用药,最终所有患病个体全部痊愈。同时,其团队还对绿尾虹雉患痘病的生物学机制展开了相关研究。

  另外,西华师范大学生态研究院高度重视对绿尾虹雉野外自然条件下生活规律的研究,目前正在开展绿尾虹雉的栖息地选择和食性研究。而这些研究的成果将为绿尾虹雉的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打下基础。同时,研究成果也将为笼养绿尾虹雉的饲养与繁育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未来,对野外绿尾虹雉的研究也将是团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暂无放归时间表

  2008年,西华师范大学周材权团队与四川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合作,就营养、光照等因素对笼养绿尾虹雉繁殖的影响开展了一系列研究。经过十余年的努力,研究获得了可喜的成果——改变光照和营养条件后,绿尾虹雉受精率明显提高。

  2017年,在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协调下成立了“四川宝兴绿尾虹雉保护研究中心”。在中心主任、著名鸟类学家,北京师范大学张正旺教授的组织与协调下,由三方联合组建的绿尾虹雉人工繁育联合实验室对其展开了抢救性保护工作。经过多方的不懈努力,绿尾虹雉受精率、产蛋率、孵化率、育雏成功率都有所提高。

  周材权表示:“尽管人工种群在逐步扩大,但由于初始种群数量太少,蛋的受精率也不高,人工种群的增长速度还有待提高。对于笼养种群是否会进行野外放归,暂时还没有时间表。目前的计划是在野外绿尾虹雉的生物学和生态学规律研究的基础上,攻克人工驯养与繁育的技术瓶颈,增强其对疾病的防御能力,继续扩大笼养种群,实现种群的稳定自我维持。”(记者 林聪 图据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责任编辑:郑玮 分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