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信息消费进入成都社区

05.11.2014  13:22
核心提示:今年5月,成都市出台《关于促进信息消费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市级财政每年将安排不低于1亿元资金促进信息消费发展,标志着成都将在信息消费领域培育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意见》出台,犹如一支强心剂,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下,成都的信息消费相关产业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昨日,2014信息消费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活动正式进入成都市的各大社区,至此,包括市政府二三四五六办公区,成都5所高校、30个以上社区的信息消费展全面铺开,内容涵盖4G及宽带、智慧生活、数字媒体、智能硬件等,免费向市民展览并开设互动体验区和业务咨询点。这也是成都《关于促进信息消费的实施意见》出台后首次大规模的信息消费普及和体验活动。      信息消费走进百姓生活      住在高新区金桂路某社区的李大爷买菜回家时领到一本小册子,有关视频、手机等“高科技应用”在上面一应俱全。按图索骥,他下载了一款视频应用软件,工作人员告诉他,有了这个,在家里可自由安排时间看连续剧了。      这是成都市经信委主导下的信息消费普及和体验活动,从昨日起,将陆续在30个小区向市民展览并开设互动体验区和业务咨询点,让移动互联生活更贴近百姓,让信息消费走进居民生活。      记者在现场看到,活动第一天,一个小时内大概有50—60户居民前来咨询,关注的主要是视频类的应用。高速的网络让在线播放电影和电视剧成为可能,流畅的观影体验令大多数居民感觉新鲜,大家跃跃欲试。      此前举行的2014(成都)电子展上,各类最新的消费电子产品让商家和成都市民近距离感受到了科技带来的生活改变。此次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三进”活动更是从与市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教育、游戏、旅游等应用入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智能化应用。“智能健身减肥激励器”“叫叫讲故事”“火车票达人”“掌上好房通”“智能超级无屏电视”,记者了解到,这些应用均是出自于“成都造”的信息消费类软件。      2013年底,成都入选首批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根据国家工信部发布的《首批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市(县、区)建设2014 年工作要点》,“提升试点市(县、区)居民信息消费体验”被正式写入文件。      智能终端与运营商擦出火花      事实上,产业平台的对接早已开始。9月,在市经信委、高新区移动互联网协会等单位的组织下,近20家企业与成都电信开展了关于电信信息消费产业的对接参观座谈会,面对面演示产品并进行业务对接。      本地优质产品如何包装到市场?智能终端生产企业苦于不好销,而运营商业务还不是很丰富,这次对接让需求双方产生了火花。一位参与会议的企业家告诉记者,生活化的信息消费类产品正在改变人们对于网络的认知和应用,网络使用将不再仅仅是年轻人的专利。以前老人会认为自己不上网或者怕影响小孩子学习等原因拒绝开通网络,但是这类群体一旦接受了智能安防和智能玩具,接受了智能终端的便利功能,便会拓展宽带网络的适用范围。      成都企业推出的智能wifi、儿童智能玩具、跨屏互动、体感游戏、智能投影、移动CRM、智慧公交、掌上医疗等优秀项目,在对接过程中得到了运营商的高度认可,并提出很多可行的合作思路。“好产品就在身边,成都移动互联网真的很棒。”由衷的感言背后,是运营商决定开放胸怀,拥抱成都移动互联网的合作格局。      信息消费产业基础优势明显      今年5月,成都市出台《关于促进信息消费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市级财政每年将安排不低于1亿元资金促进信息消费发展,标志着成都将在信息消费领域培育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意见》出台,犹如一支强心剂,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下,成都的信息消费相关产业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记者从成都市经信委基础设施处了解到,《意见》出台后,成都市积极配合协助省通管局推进成都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设,并于2014年6月底在新增的七个直联点城市中率先贯通90G直联带宽开通运营,目前正在组织开展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建设,通信承载和网络交换能力全国领先、中西部第一,进一步提升了通信承载、网络交换和信息集散能力,通信枢纽地位也得到进一步巩固。目前,成都市宽带网络建设和应用规模持续增长,家庭宽带普及率超过70%,光纤宽带家庭用户突破150万户,光纤网络的覆盖能力和光网用户数双双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作为TD-LTE和LTE-FDD双4G规模商用试点城市,目前成都的4G网络已覆盖城乡主要区域,用户数以每月10万的速度快速增长,带动移动互联网应用蓬勃发展。      有了良好的基础设施,产业方面,成都市信息产业承载基础也是优势明显。目前,成都全市互联网机房面积超过8万平方米,可承载服务器超过10万台,居中西部地区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