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电动观光车” 打“新能源汽车”招牌上了路

12.11.2014  10:30

  近日,眉山城区一名老者准备开着四轮电动车回家。

  眉山城区一环西路,已成为当地电动车交易集中地。

  本来只能在景区等处行驶的低速四轮电动车,却频频现身街道、公路,滋生新的安全隐患——

  11月9日,星期天,小雨。下午3点多,成都市北新大道,一辆比正常轿车小一号、悬挂“观光车”牌照的红色“轿车”在车流中不断穿梭,车门上“电动车”几个大字分外显眼。见此车,同路的机动车主纷纷主动避让,“这种车上不了正规牌照,开车的大多是连驾照都没有的老人,路上遇到了还是躲远些。”一名车主抱怨。

  这样的情况并非偶然,近日,本报民情热线陆续接到多个来电反映称,这种原用于景区等处的“电动观光车”,打着“新能源汽车”的招牌,在二级城市越来越常见,成为一些居民日常代步的工具,甚至随意驶上机动车道。一些读者质疑“这种连机动车牌都上不了的电动车,怎么就轻易驶上了大马路?路上安全怎么保证?

  带着读者的疑问,民情热线记者先后走访了厂家、经销商、使用者和多个主管部门发现,从生产到销售到使用,这种低速四轮电动车一路“打擦边球”前行,带来一系列安全隐患和监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