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格:彝家新寨新气象

16.01.2015  11:35

 

深冬时节,行走在普格大地,一个个崭新的彝家新寨如一颗颗美丽的珍珠洒落在千里彝乡,成为冬日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自2011年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彝家新寨建设全面实施以来,普格县始终把彝家新寨建设项目作为“一号”民生工程来抓,以住房建设为主体,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健康文明新村为目标,彝家新寨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来自该县扶贫办的数据显示,四年来,普格已累计投资74846.23万元,完成了34个乡镇97个村8003户农户的住房建设。

 

新村落新房屋

 

群众住上好房子

 

1月6日,马厂坪村下着小雨,阿尔子合把自家的40只羊赶进羊圈。天气已经很冷了,阿尔子合早早把保暖性更强的羊圈下层收拾妥当,羊群已经“入住”两个多月,阿尔子合家今年已经卖了16只羊,仅这项就收入2万多元。

 

走进村里,全村80户村民,家家户户都是前庭后院。白墙、青琉璃瓦的砖房宽敞明亮,客厅、卧室、厨房、仓库、卫生间样样齐全,沼气、炉灶配备完善,电视、冰箱、洗衣机等现代化家电一应俱全。像阿尔子合等不少人家,还铺了地板砖、吊了天花顶,沙发、地板的颜色都进行了精心搭配。同时,专门修建的独栋羊圈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凉爽下层保暖,与人居的院落隔离开来,互不影响。

 

不仅有新居,通村柏油路纵横交错于全村。“路不通之前,老乡卖点粮食,卖点烤烟都要人背马驮,到镇上就要一个多小时,辛苦得很!”村支书吉木嘎嘎介绍说,现在修好了柏油路,很多老乡都买了摩托车,汽车从村里出发,只需10多分钟就能到达镇上。村口处,独具特色的村活动室里配备着图书、电脑、电视,广场上的健身器材可供大家茶余饭后使用。站在山顶上望去,如诗如画。

 

前几年,马厂坪村却是另一番场景:土墙房低矮、昏暗、潮湿、破败,夏不避雨,冬不防风,人畜杂居,垃圾、畜粪到处散落,一到雨天到处都泥泞得难以下脚,没有自来水,没有通电,也没有单独的厕所。

 

马厂坪村只是普格彝家新寨建设的一个缩影。村民们都说,现在的羊比以前的人都住得好。这样的新房,环境比得上城里人的家,而且比城里人住的房子还要宽敞。

 

在彝家新寨建设中,普格向着更为偏远的极度贫困村推进,向“精准扶贫”转变。2014年,该县整村推进工程在洛甘乡果吉村,红莫乡特莫波石村,月吾乡采乃村,耶底乡各洛村、色各洛村,哈力洛乡补觉村、四甘日村共5个高山乡实施,涵盖7个村,11个村民小组、643户、3133人,其中贫困户435户、贫困人口2141人。

 

新生活新观念

 

群众养成好习惯

 

住进新房,全新的除了生活环境,还有生活方式。

 

在彝家新寨建设中,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也同时推进,并免费发放“一个储物柜、一个橱柜、一套餐桌椅、一个生物质能源煮食取暖炉”的惠民“四件套”。“这‘四件套’看似东西不多,但对改善彝族老乡的生活习惯起到了很大帮助。”在沙合莫村村民米色子达看来,新房的修建,解决了吃、住、堆物、喂养牲畜混居一屋的问题,他家还安装了太阳能,洗上热水澡。在此基础上,这“四件套”,还让他们养成不坐地下坐板凳、不用锅庄用灶台、东西放在柜子里的习惯。

 

在米色子达家,院坝里扫得干干净净,杂物都堆放在杂货间,牲畜喂养在后院,客厅的地砖抹得发亮,东西在柜子里摆放得整整齐齐。“这么漂亮的房子修起了,卫生一定要搞好,不然对不起国家的惠民政策啊。”米色子达笑着说,没事的时候自己就会打扫卫生,把家里弄得干干净净的。

 

同样,在马厂坪村,不仅每家每户都很干净,而且前庭后院里还种着柳树,村里的入户水泥道路上也很整洁,垃圾全部都堆放在专门修建的垃圾池里,良好的卫生习惯已经形成。在彝家新寨配套的村民活动中心广场,每逢火把节、彝族年等佳节,村里就会组织拔河、文艺汇演等节目,丰富大家的精神生活。

 

普格以彝家新寨建设为载体,彝区群众现代文明意识得到增强、人居环境得到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城乡社会文明和谐程度得到提升。

 

新产业新措施

 

群众过上好日子

 

今年还算风调雨顺,再加上蔬菜的价格一直较高,我们家的大棚蔬菜收成还不错。”1月8日,普基镇红军树村蔬菜大户朱游顺在自己的大棚里忙碌着。

 

红军树村作为东西协作扶贫——珠海定点帮扶点,2013年底启动新村建设,分为统规统建和统规自建两种模式,按照“小巧、精致、生态、阿都文化浓郁”建设标准规划方案,设计五种户型供农户选择。

 

走进该村,一座座塑料大棚,宛如碧海中片片白帆,在阳光下熠熠闪光,一畦畦青翠嫩绿的各类蔬菜茁壮成长。朱游顺家有5个大棚,约6亩地,一年四季种植不同蔬菜,每亩地年收入大概有2万元。

 

目前,红军树村大棚蔬菜种植基地已经达到了60亩,201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7300元左右。

 

既要让群众住上好房子,又要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在彝家新寨建设中,普格注重统筹资金,因地制宜实施“一村一品”工程,提高群众自身发展能力,将扶贫由“输血”变为“造血”。该县打造了一批以种植业、养殖业、经果业、烤烟、彝家乐、旅游业等为产业支撑的彝家新寨,带动引领全县农民致富奔小康。

 

如今,在普格,一个个贫瘠落后的村落逐渐成为了记忆,取而代之的是美丽富饶、文明和谐的新村寨。(凉山日报 记者 宾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