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绵阳城市垃圾处理现状,为绵阳生活垃圾环保、高效处理贡献自己的力量,寒假期间,我校材料学院学子刘宇鹏、张荣华、舒小会等在指导老师徐迅带领下,先后走访了绵阳多个乡镇政府部门、环保部门、垃圾处理厂。
团队走访调研期间正值四川省两会召开,我校学子提出的在绵阳地区实施水泥窑处置生活垃圾技术引起了绵阳当地媒体的关注,《绵阳晚报》对此事专门在两会报道中进行了宣传报道。
生活垃圾处理,虽说是关系到百姓日常生活的大事,却很少受到普通人关注。刘宇鹏说,在课堂上学习了水泥窑处置生活垃圾的原理之后,他和同学关注起了此前从未关注过的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他认为,水泥窑既处置了生活垃圾,又为水泥厂提供了燃料,一举两得,同时还十分环保。
为了解绵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刘宇鹏等人先后来到绵阳市垃圾填埋场和江油市垃圾填埋场,就垃圾日产量、填埋场面积、填埋场预计使用年限,以及目前生活垃圾处置方式面临的困难等请教了工作人员。大家了解到,绵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全部采取卫生填埋的方式,垃圾焚烧厂正在修建中。
在此后走访水泥厂的过程中,大部分水泥厂看好这项技术,有三家水泥厂向他们开具了成果采纳证明,认为在不影响工厂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又能帮助处理生活垃圾,对企业形象提升有好处。此外,同学们还走访了水泥厂周边的乡镇,如江油含增镇、武都镇、九岭镇,安县桑枣镇、北川擂鼓镇等,向政府部门了解垃圾日产量、垃圾处理方式,并向他们介绍了水泥窑处置生活垃圾技术。他们了解到,一些乡镇目前仍采取简易填埋的方式处置生活垃圾,每年都需要增加用地面积,老百姓对填埋场周边气味十分反感,政府也迫切希望改善现有的垃圾处理方式。
这群大学生参与者自发组成了年轻的队伍——蓝鹰环保志愿服务队,希望通过自己所学为垃圾处理和环保贡献力量。团队成员不仅要了解垃圾处理现状、介绍垃圾处理方法、宣传环保理念,也在寻求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的新途径。这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走出学校、参与社会实践,还培养了大家的环保意识,让他们学会关注生活环境,学会做有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
报道链接:
http://e.suloon.com/mywb/html/2015-02/02/content_2431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