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子女包分配”的梦早该醒了

01.05.2014  16:37

近日,数千名大庆油田职工及其亲属到大庆油田公司门前聚集,抗议公司改变职工大学毕业子女包分配制度。在当前“最难就业季”看到有人强烈要求“包分配”,是不是让人觉得时间又倒流到了30年前?(4月30日《中国新闻周刊》)

看来,我们又孤陋寡闻了。原本以为,“子女包分配”这个专有名词,早就刻在计划经济的墓碑上,作为那个时代的见证,变成一个远去的传说或梦境。何曾料想,“子女包分配”居然至今还存在,甚至当它要被改变时,依然会遭到强烈的抗议,这不由叫人感喟,今夕是何夕?

回顾计划经济时代,诸多国企实行“子女包分配”的超国民待遇,进入这些国企工作简直像是封了“世袭一等将军”,似乎子子孙孙都拿到一张“长期饭票”,那时的国企职工堪称“共和国最幸福的人”。问题是,这种超级优越的“子女包分配”,对全民来说却是少数人的特权,既造成了社会就业不公平,也造成了严重的国企冗员问题,更养就了一大批懒人、庸人,成为拖垮国企的诸多重负之一。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随着以大学生“双向选择”为代表的就业领域市场化改革的推进,绝大多数国人都已逐渐习惯“不等、不靠、不要”,主要通过自身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去“抢饭碗”。每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盛大场面,就是这方面的“最佳形象代言”。应当看到,就业领域的市场化改革,既促进了就业公平,更激发了全社会的活力,在促进经济繁荣上功不可没。正因如此,对于绝大多数新生代而言,恐怕根本想不到世上仍有“子女包分配”一说。

所以,发生在中石油旗下大庆油田的“子女包分配”之争,就格外让人感到匪夷所思。假如不是看到白纸黑字的新闻,甚至会让人以为自己在做梦。只不过,真正在“做梦”的并不是我们,恰恰是大庆油田的那些职工及其子女。实际上,“子女包分配”是一个早该醒来的梦,它已经落后全社会至少二十年。这种极大伤害社会公平的超国民待遇,完全跟当今社会的主流精神格格不入,甚至完全与社会发展潮流背道而驰,理应彻底取消。

对于那些仍在“力争”的大庆油田职工们而言,还是尽早睁开眼睛看看周围的世界吧。我们的社会已变得如此多样而精彩,为什么还要让子女继续跟油田“死磕”?毕竟,就业困难也只是暂时的,离开油田这“一亩三分地”还有更广阔的天地,甚至会让子女得到更加精彩的人生,何苦一条道走到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