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委书记侯晓春赶赴广安城区等指导抗洪抢险

15.09.2014  13:06

    9月13日0时至14日8时,广安市出现区域性大暴雨,各地不同程度出现了灾情和险情。同时,受上游巴中、达州等地强降雨影响,渠江干流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迅速组织全市人民开展防汛抢险工作。9月13日10时,我市启动防汛Ⅱ级应急响应,渠江流域各地进入防汛紧急状态。

    9月13日、14日上午,广安市委书记侯晓春赶赴广安区城区、协兴生态文化旅游园区指导抗洪抢险、查看灾情,并指示要把抗灾救灾放在第一位,及时转移、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积极向省水利厅汇报争取调峰、错峰,同时采取多种措施抗洪排涝、避险抢险,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努力减少灾害损失。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增斌于9月13日晚上7时30分组织召开全市防汛抢险工作紧急会议,要求市防汛办、市民政局、市国土局等加强与受灾区域对应部门的衔接联系,及时提供指导帮助,全力化解险情,严防损失扩大。9月14日,罗增斌及市政府分管领导、市级有关部门负责人迅速赶赴广安区、华蓥市、邻水县等地查看灾情,指导受灾乡镇做好抗洪救灾工作,并对抗灾救灾工作作出具体安排部署。

    9月13日10时,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出《2014年“9·14”渠江洪水第一号通告》并在市电视台滚动播出。11时,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召开成员单位紧急抢险动员会,就当前防汛抢险工作作了具体安排部署。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当前防汛抢险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立即落实紧急避险措施,全力组织涉险群众搬迁、抢险救灾和灾情收集上报工作。

    为了确保防洪信息家喻户晓,我市通过电视台、广播电台、网站、移动公司“企业信使”、“12121”气象短信平台、电信公司短信等渠道向公众发出通告,各地还运用高音喇叭、宣传车、海事执法船巡回宣传等手段,不间断地宣传洪水预报信息、防洪措施、人员撤离范围和要求,动员广大群众避灾自救,做到了宣传动员全覆盖,群众知晓率达100%。

    抗击洪魔,是一场合力攻坚之战。我市要求各地各部门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强化应急值守,搞好灾情调查、核实、分析和统计,确保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全力以赴抓好抗灾救灾工作。市、县、乡三级按照防汛行政首长负责制要求,坚持实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从9月13日起实行集体办公、统一指挥,指派专人深入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部位严防死守;交通部门及时对水毁道路进行交通管制和指挥疏导,保证车辆和群众出行安全;供电企业加强输变电设备运行维护工作,保障救灾安全;供水企业加强水质监测和管网维护,保证群众基本用水,对因洪灾停水的地方,协调消防车送水;工商、商务、民政等部门搞好市场供应,及时向灾区群众提供帐篷、食品、衣物、药品、灯具等;公安部门出动警力,开展不稳定因素排查、预防工作,打击散布、传播谣言、恶意炒作、制造混乱、扰乱破坏社会治安稳定的违法犯罪活动,全力维护涉灾地治安秩序;国土部门落实专人,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和预警,防范次生灾害发生;卫生部门组织医疗服务队、调集物资、制订方案,提前做好洪水退后的防疫准备工作,深入灾区免费提供医疗服务。市委市政府派出督查组分赴各区市县进行巡回督查,保证排查、整治、监控、避让等各项应急措施落到实处。

    抢救转移被困群众是头等大事。我市迅速调集驻市武警和消防官兵、公安干警、机关干部、民兵预备役人员及车辆、冲锋舟、橡皮艇、船只等,紧急转移受困群众58628人;采取组织受灾群众投亲靠友,就近借(租)房屋、学校公房安置等办法,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房住、有医疗、有秩序;详查和核实无房户、危房户等情况,登记造册,及时救济、安排资金,专项用于受灾群众救济。目前,受灾群众情绪稳定,社会秩序井然。

    在全市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抢险救灾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广安日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