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巴蜀千城美 ——四川省城镇化建设纪实

27.12.2013  21:04

本网讯  记者从四川省政府获悉:四川现有城镇总数1796个,形成了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和攀西四大城市群,初步建成了以成都为中心的特大城市、11个大城市与24个中等城市为骨干、60个小城市和1700个小城镇为基础的城镇化体系,异彩纷呈,甚是壮观。

在突破中崛起

新型城镇化在巴蜀大地方兴未艾,前景无限美好,但也面临着体制、机制、生态、环保、技术、资金、管理等诸多问题,尤其是现实的难题接踵而来,比如“为谁建?谁来建?”、“地从哪里来?城该怎么建?”、“人往哪里去?钱从何处来?”等问题,如何破题解难?

勇于担当的四川人,创造奇迹的四川人,总是在一次次影响长远的历史关口,在一个个破旧立新的重要节点,扮演着改革的探索者、创新的急先锋角色。

从改革开放初期第一个摘掉人民公社牌子、发行国内第一只股票、成立第一个商业银行、兴办第一所民办学校等,在巴蜀大地这片热土上,四川人民开创出了许许多多“第一”。

只有走别人没走过的路,才能趟出一条新路;勇于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方能破难事成大事。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第一”,被成都市拔得头筹。近年来,依托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成都市,进行了一系列见微知著的“破冰”行动,敢破敢立,着力实施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五个统筹”,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同步变革,为全省乃至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起到了引领作用。

在众多“破旧立新”的探索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龙泉驿区生态移民富民工程。该区龙泉山脉中段山区有236平方公里,46个村散居着8.4万名农民。这里生态脆弱,地质灾害点达411个,村民存在就医难、行路难、就学难等“九难”,群众渴望彻底避险。为解决这些问题,成都积极启动生态移民富民工程。目前,已有6个村的近2万名农民下山进城安居。为解决农民变市民的后顾之忧,“三大保障”使之安居乐业:一是居住保障,人均享受免费35平方米的住房面积和10平方米的经营性用房面积;二是就业保障,组织就业培训,让农民至少掌握1到2门适用技术,并根据其技术能力,解决工作;三是社会保障,农户购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费用全部由开发实体支付,预计退休后,每人每月可领取1100元以上的养老金。

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成果,正在为四川新型城镇化建设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四川全省城镇化率比全国平均低9.04个百分点,城镇体系结构不尽合理,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不强。严峻的现实激发着川人“化危为机”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

国家的使命,是时代的担当。发展的追求,是责任的诠释。

一场波及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改革“破冰”行动在全川开展得风生水起。

怎样“追赶”?如何“破冰”?

世纪四川再出发,他们勇于进取,从“六个方面”实现赶超跨越发展。

一是政策推动。省委确立了“以农村人口转移为主线、以增强承载能力为支撑、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的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方针。省政府出台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和《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重点工作实施方案》,着力推进六项重点工作,实施五项改革举措。户籍制度改革被置于诸多改革议题之首。今年初,四川省宣布全面放开户籍限制,除成都以外,全省大中城市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取消限制农民转为市民的障碍,实现城镇落户的“全开放,零门槛”;积极推进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与城镇人口享受同等待遇。

二是机制转动。创新城镇化发展投融资体制机制,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城镇化建设。组建省级新型城镇化发展专业投融资平台,发行定向债务融资工具,为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规范利用符合规定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承担危旧房和棚户区改造项目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或中期票据,专项用于危旧房棚户区改造项目。大力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城镇化建设,解决阻隔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三是试点带动。全省从今年起连续3年,每年启动100个省级试点镇建设,省财政配套专项资金推动小城镇建设。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何健亲自操刀抓点,组织编制《红格镇总体规划》,对金沙江畔的盐边县红格镇进行“量身打造”,在全省“百镇建设试点行动”中发挥示范作用。上半年全省100个试点镇已开工205个建设项目,在此“行动”的带动下,全省各市、县确定的171个试点镇同步推进,已就地就近吸纳转移农业人口24.86万人。

四是投资拉动。多措并举,破解城镇化建设资金瓶颈,创新投融资方式,发挥财政资金引领撬动作用,引导信贷资金、社会资金在更大范围内参与城镇化建设。上半年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407亿元,房地产开发和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投资2068亿元,省级新区建设专项资金支持的176个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全部开工。

五是就业促动。提供基础条件,促进农民变市民,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规模,为吸纳农业转移人口打下基础,重视农民住房保障问题,率先把进城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截至8月底,全省19个市(州)已确定了4万套房源提供给农民工,建立了覆盖城乡的3级就业与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发展产业带动就业,新增二、三产业就业岗位150万个。

六是规划驱动。何健在布局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时,特别强调规划水平决定建设水平,必须体现“四性”原则:一要有科学性,二要有操作性,三要有严肃性,四要有多样性,多点发力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变“一城独大”为“多点多极支撑”,择优发展中小城镇,把一些经济基础较好、人口规模较大、环境承载力较强的县城培育成中小城市,优先培育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发展状况较好的中心镇,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旅游镇、科技镇、工业镇、商贸镇、文化镇。

如果把四川省“六动战略”视作巴蜀新型城镇化的春天,这样的春天,在全省48.6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同样绚丽多彩。

今年11月16日,川南首个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正式在内江挂牌,24个乡镇的26.8万户农户,共同推开了农村改革的“大门”——农民带着财产进城,内江迈出了坚实一步。

从成都平原到金沙江畔,从雪域高原到秦巴山区,闲置的农村土地被集中起来统一整理、统一对外招商流转,变成了可以生财的“金山”,仅今年上半年,全省累计批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就达941个,周转指标37872公顷,优化了城乡用地结构。

在挑战中峥嵘

挑战何在?根据调查,主要有五种“伪城镇化”对其构成挑战。

一是缺乏产业和人口支撑的“空心城镇化”,二是城乡脱节的“片面城镇化”,三是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的“粗放城镇化”,四是遍地开花、盲目随意的“无序城镇化”,五是赶农民进城的“被动城镇化”。

如何“去伪存真”,保持四川新型城镇化又好又快健康发展?

未雨绸缪,谋划挑战。2013年金风送爽的秋天,四川高规格举行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现场会,省委书记王东明高瞻远瞩地提出“5·5·3”行动纲领。

何谓“5·5·3”?即“五个坚持、五个注重”: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公平共享;坚持集约高效,更加注重质量效益;坚持绿色发展,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坚持统筹城乡,更加注重“四化”同步;坚持制度创新、更加注重顶层设计。“三个转变”:推进新型城镇化由粗放增长向集约高效发展转变,由土地城镇化向人的城镇化转变,由城乡分割向城乡一体发展转变。

这里的关键在于“”。“”,是脱胎换骨的嬗变。“”,是标新立异的飞跃。

他们踏潮而立,与时俱进,或举办全省市、县长培训班,“共论发展,解密四川城镇化之机”;或科学谋划,运筹帷幄,布局“又快又好”发展之计。

他们积蓄正能量,跳出就“城镇化”论“城镇化”的思维定势,坚持“人的城镇化”的核心理念,消除“见物不见人”、“兴城不兴业”、“同工不同酬”、“同城不同户”等弊端,努力实现发展同步、要素同权、资源同享,使四川城镇化成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

他们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四川实践,以科学规划为引领,全省四大城市群规划编制和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修编年内完成;解决区域发展中的战略性与综合性问题,打通21市州所在地穴位,活跃136个县城建设筋骨,对每一座城镇进行“特色定位”,在有效防止“摊大饼”式无序蔓延的基础上,拓展新型城镇化的广阔天地。

思路一变天地宽,巴山蜀水尽开颜。

最为开颜的当是南充市高坪区龙门镇的“鲤鱼跳龙门”。龙门镇是嘉陵江中游的古镇,“鲤鱼跳龙门”的典故就发源于此。2012年龙门镇启动开发项目,将独特的龙文化、鱼文化、民俗文化融为一体,通过修复和打造18条古街,新建龙湖观光旅游区,招商引资14亿元改造水码头,实现年吞吐量3900万吨、年交易额150亿元的规模,产生GDP90亿元,年创税15亿元,带动3万人就业,如今“鲤鱼跳龙门”,使龙门镇成为绝美之境和福祉之城。

如果说龙门镇是“乐其水”而妩媚,那么巴中市却是“乐其山”而靓丽。

位于大巴山深处的巴中市,是国家级贫困地区。近两年来,当地坚持“产城相融”的发展理念,强力推进“巴山新居”工程,让大巴山农民的生活环境和生产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巴山新居”,实则“巴山小城”,计划从2011年起,10年投资700亿元,以41.39万贫困户、受灾户新居建设为重点,实现全域“巴山新居”。其特点有二个方面:一是居住环境,按统一标准打造,体现新村新镇新风貌;二是特色产业,结合优势资源,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子。

记者深入巴山新居看到:以前分居的村民如今集中居住,新居的独栋小楼错落有致,电器、光纤、网络入户,环境雅致迷人,超市、茶吧、农家乐、文体中心、医卫中心、商贸中心等一应俱全,土地被流转的村民在村里招商引资来的企业里当上了产业工人,土地未被流转的村民各自发展特色农业。目前,“巴山新居”聚居点已完成1000多个,有6万多户群众住进了新居,成为四川新型城镇化的一大亮点。

在转型中提升

新型城镇化,顾名思义,贵在“新型”。

如何才是“新型”?

阳春四月,“2013中国·四川住房城乡建设博览会”发生了一件极具象征意味的事件,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意义非凡。

这次“住博会”,最引人入胜的是“智慧城市建设论坛”和现场进行的“接地气”展示,观众现场体验智慧终端应用服务,观赏数字化工地和数字城管调度,远程操控智慧社区和智慧家庭的智能应用以及远程智能工地监管、城市突发事件现场回传、远程家庭安全监控,享受智慧城市带来的舒适与安逸。

这种舒适感、亲切感、安全感,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的郫县市民感受最深,以“智慧水务项目”为例,项目负责人周斌介绍说,郫县的自来水,供应成都主城区80%的饮用水,我们通过智慧检测,实现数据提取自动化、数据传输网络化,运用“智慧水务”信息技术,保障了饮用水的绝对安全。

另一个备受民众青睐的是智能环保产品,基于对越来越严重空气污染的担忧和对居民健康的极大关注,按照“集约、智能、生态、环保、绿色、低碳”的原则,成都交大房产坚持“科学引领生活”的理念,潜心研发,着力实践以优质空气为主的健康住宅,向市场普及推广了3项国内独有的室内空气控制设备,使空气品质发生了根本性改善。无论室外空气糟糕到何种程度,即便“爆表”,室内仍然能够实现“达优”,不仅在世卫组织“”的准则值内,而且可以与西方发达国家室外空气媲美。

如今“智慧城市”效应,如星火燎原,已从巴蜀城镇向广阔农村蔓延。地处丘陵山区的青神县就诞生了首个“智慧新村”,它叫万沟村,全村村民享受到“智慧城市”带来的全新生活。目前,全村高清电视、宽带覆盖率达100%,实现“电话、电脑、电视”三网合一,每户只需169元,而且全家话费赠送,还提供80多套高清电视节目,20M宽带免费上网。

何健不无感慨地说,建设智慧城市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是经济增长的“培增器”和发展方式的“转换器”,必将推动我省由“乡村四川”向“城镇四川”的华丽转身,让新型城镇更智慧、更靓丽。

在特色中灿烂

新型城镇化在四川,或典雅、或摩登、或质朴、或风韵,千姿百态,万象峥嵘。

它们很中国,固冠之中国科技城、中国航天城、中国钒钛城、中国丝绸城、中国制造城……

它们很品牌,固冠之锦城、钢城、酒城、盐城、甜城、果城、醋城、花城、鞋城……

它们很民族,固冠之藏城、羌城、彝城、苗城、傣城、傈傈城、土家城、纳西城……林林总总,不胜枚举。

它们从贫困中奋进,从废墟中崛起,从创新中辉煌,从跨越中美丽。

这一座座城镇,就是一座座丰碑。彰显中国力量、中国速度、中国智慧、中国奇迹。“只有亲自来到四川,才能读懂‘奇迹’的含义。”韩国记者张宝森的感叹,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是的,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人们很难相信,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天府新区就成为当之无愧的产业之城、大美之城、世界之城,实为天下奇迹。

天府新区规划面积1578平方公里,相当于新加坡国土面积的2倍,涉及的37个乡镇,必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城镇化机遇。

它启航于2011年岁末,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的150个规模项目同时破土动工,一个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图景正一步步走进现实。它像一块巨大的磁铁,拥有极强的吸附力,吸引着投资、产业和人才,承载着当下轰轰烈烈的新型工业化进程和新型城镇化发展。它承载的是梦想,秉持的是创新,经历的是幸福,其独特魅力正在显现,也在深深地影响和改变中国西部。难怪,世界500强企业纷纷抢滩这块风水宝地,截至2013年5月底,251家企业落户天府新区或成都市。

其实,天府新区仅是全省城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更多的巴蜀城镇围绕着天府新区,似众星捧月而璀璨夺目,似百花争艳而绚丽多彩,似百舸争流而千帆竞发。

人们看到,创新驱动,活力迸发的国家科技城绵阳豪迈走来,城区人口仅109万人,科技人员竟然达到21万人之多,平均每三天就有一项专利在这里成功转化,走向市场,年产值突破千亿元,走在全国前列。

人们看到,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示试验区波澜壮阔,从今年起,五年建设成为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综合利用产业销售收入达到2500亿元以上。

人们看到,被誉为“中国休斯敦”美丽“航天城”的西昌,不止航天一面,城市的发展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要地位,推动城市化进程进入良性轨道,他们响亮地提出“留下青山,也要留下金山”,由此,成为中国最宜居之城,每天约有1.5万人来此游览,一派繁荣昌盛景色。

人们还看到,羌藏古城,废墟变新镇的壮举,汶川县城浴火重生,灾区变景区,农民变市民,家园变花园,成为“大九环线游”的一颗明珠,每年吸纳旅客达600多万人次,老百姓过上了比震前更幸福的日子。

如今的四川,无论是千年古城,还是新型城镇;无论是大中城市,还是小城镇,风格迥异,万象更新,若是你到四川来,无不充满喜和乐,置身于任何一城一镇,都会赏心悦目,流连忘返。(薛学轩 通讯员 张明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