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是否过圣诞,先保证“不抵制”的权利

26.12.2014  13:45

若将每个人“不抵制”的权利都予以剥夺,争议就已经迈向对于权利的侵犯。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家长制”作风主导下的大学校园,只能遮蔽真正的文化认知与反思。

每年的圣诞节都会引起两方的争论。一边说:圣诞节能带来很多快乐和新奇的东西,同时还能促进消费,应该过;另一边说:不能一味地崇洋媚外,淡漠自己的传统节日。24日晚,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封校禁止学生过平安夜。这不仅引起了学生的争议,也在网上引起激烈争论。

似乎每一个外来节日,都会引发“过不过”的争议,这已几乎成为我们节日氛围的一部分。对之偏爱有加的有之,恨之入骨也有之,但不管怎样,对之抱以平淡心态者,恐怕仍是最大的基本面。承认上述基本面,就不难明白,视外来节日如“洪水猛兽”继而不遗余力地抵制,其必要性就已经需要打上疑问号。到底该如何看待外来节日?首先,它至少不应该因先入为主的偏见而被妖魔化。

至于担心外来节日的流入,转移民众对传统文化的注意力,甚至是“淡化”传统文化的概念,其实历来就是一种肤浅之见。有必要追问一句,当我们在过外来节日时,我们究竟在过什么?虽然各种节日的具体表达行动不同,但最大的偏好,其实还是表现为一种消费主义的狂欢。可以说,即便没有外来节日,也会衍生其他的方式来释放这种消费潮流。

拒绝外来节日,传统节日就真能重新受宠吗?必须看到,任何节日文化的衍生都非一成不变,而是在不断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激发新的活力与魅力,外来节日流入和被接受的过程,本身就佐证了这一点。就此而言,其实所谓的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在信息交流加速,全球化形势不断凸显的今天,已经越来越只表现为一种相对性,而并无天然的区隔。换言之,传统节日的相对式微,或并非因为外来节日的过于强势,而更多表现为在传播方式、表现形式上与社会的脱节。

当然,虽说动辄以保护之名而抵制的方式值得商榷,但如果是建立在平等、自愿讨论的基础之上,也属正常,无需过度担心其危害,它或也是社会观念多元化的一种表现。但很显然,如果这样一种抵制思维从个体的自觉,上升到大学校方乃至教育部门煞有介事地以行政通知的方式推出,甚至采取以封校的方式强制学生“不过圣诞”,则显然走向了另一种更值得警惕的极端。

教室门口有老师把守,谁过圣诞就处分谁”。这样的强制行为居然发生在本应以开放包容著称的大学,且面向的是大部分已经成年的大学生,如果不是校方正面回应,恐怕大多数人都会表示难以置信。毕竟,过不过节,首先应该体现为一种自主选择的权利。若将每个人“不抵制”的权利都予以剥夺,争议就已经迈向对于权利的侵犯。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家长制”作风主导下的大学校园,只能遮蔽真正的文化认知与反思。

所以,讨论是否过圣诞,还请先保障每个个体“不抵制”的权利。(相关报道见12月25日《华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