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用国产手机需超越主义之争

22.09.2014  16:12

    ·李迎春

    9月19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魏建国透露,上海已邀请干部全部使用华为智能手机。由于此前苹果“隐私门”问题,有媒体报道,上海部分公务员弃用苹果手机,改用国产加密手机,一时间国产加密手机出现断货。

    此事虽未经上海官方证实,但曾任商务部副部长的魏建国的话应该靠谱。就像领导干部用国产车一样,干部用国产手机也引发不少非议,甚至有人给此事贴上保护主义、民族主义等标签。事实上,领导干部乘国产车与用国产手机,是两个性质颇为不同的事。

    干部配车使用公共财政,公共财政天然具有支持本地企业发展的职责。换句话说,国家采购倾向于支持国内企业天经地义,任何一个遵守了公共财政伦理的国家都会这么做。但干部用手机却涉及公权与私权的界限问题。

    任何问题一旦深入,我们都很难直接给出一个简单的答案。干部是否要统一用国产手机,会涉及很多情况。首先,那些特殊的涉密岗位,或者级别较高、掌握了很多国家经济社会信息的领导干部,通讯过程中存在泄密可能,对他们的手机进行强制要求,私权让渡于公共利益,这是允许的。另一种情况是,公家给干部配手机,这与公车一样,全部选国产品牌也没问题。但对那些既不涉密,也不配手机的干部,若也强行要求使用国产手机,就存在公权侵害私权的问题了。

    所以,干部是否使用国产手机,要针对不同情况区别对待,不能一刀切。

    在此前有媒体呼吁领导干部配国产车时,有人说这种做法很狭隘,甚至将其跟民族主义、保护主义挂钩。此次上海要干部用国产手机,也有人提出类似看法。其实这种上纲上线的提法不仅夸张,而且很容易把一些可以在理性范围探讨的问题简单化、情绪化。

    在当下的舆论中,不少人热衷于给各类事件贴各种主义的标签。主义标签的背后是一种僵化和绝对的认识,它把一件事简单区分为好或者坏。当干部用国产车、国产手机被贴上保护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标签时,很多人就已经拒绝了开诚布公的讨论,因为他们在各种主义的思维定式中,已不愿再对不同意见开放了。

    贴标签的做法很容易让讨论脱离事情本身,偏离方向。干部是否应该使用国产车和国产手机,相关争论本来都可就事论事,但一旦被上纲上线,你会发现,事实会变得模糊起来,是非评价代替了事实本身,人们在对事情并不真的了解的情况下,却充满着自以为是的评价。所以,在当下公共话题的讨论中,很重要的是,放下僵化的成见,去关注事情本身,按事情本身判断是非,而不是先贴标签,以标签判断是非。可以说,只有超越了主义之争,干部是否坐国产车、是否用国产手机,才能有真正符合常识的结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