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化区旅游产业带群众踏上致富路

13.02.2015  16:42

致富路上的幸福味道
     
    4日,立春,阳光正好。
    早上10点,昭化古城内已有对对游人穿行而过,街道两旁,琳琅满目的特色商品吸引着来客的目光。有些自居的房屋也打开着,年纪大些的老爷老太则坐在街边的竹椅上晒着太阳,旁边,小孩你追我赶,嬉戏打闹着。
好一片和谐美好之象!
    踏在青石板道路中,看丝丝阳光照射在二层楼阁的扇扇雕花木门上,久久不肯离去。探头,细观,街旁沟渠内斑驳倒影,浮想联翩。仿若古时川流不息的街道上摊点小贩聚集,轿夫抬轿而过的场景就在眼前。突然,轿帘掀开一角,娇羞的美人儿含着笑,捂嘴而过……
       
       
    环境之变 打工仔摇身变老板

    待思绪拉回现世,记者已身处李老三鱼庄门外。
    进门,穿过摆满盆栽的走廊,进入大厅,从右侧门进入后院。
    李老三——李建平一家正在收拾碗筷。此处,传统的天井仍保留着。
地震前这里是我们的老房子,烂朽朽的,自从昭化搞旅游开发,我们的生活环境和质量才提高不少。”李建平感叹。
    原来,李建平在开店之前都是帮别人做厨。自从昭化古城规划打造后,李建平盖起了3层小楼,自己开店当老板。
借着昭化古城的名气,我这生意还是不错。以前帮人做厨10年,抵不了现在自己开店一年的收入。”李建平笑道。
环顾四周,各色盆栽争奇斗艳,虽还未到开花时节,却是使出浑身解数,一心致胜。
我爱好花草,没事自己喜欢种一些。尤其是我的牡丹,你明年来看,绝对漂亮……”说完,他拿起手机给记者欣赏去年拍的照片。
他的幸福,定会像花儿一般继续绽放。
       
        致富增收 开启浪漫石头画之旅
    走出鱼庄,古镇街头的人更多了。
    太守街头,记者一个不经意的眼神瞟动,却被街旁的石头画吸引,圆润的石头上,一个个图案惟妙惟肖,人物肖    像、动物、卡通画各类齐全。
    “这个石头画是自己研究的,特别是石头肖像画,整个四川都没有哦。壁画、摆件,你想做成啥样的,我基本都能按你的要求做出来。“看有客上门,老板何兴泰介绍。
何兴泰之前在外务工,2013年,因偶然契机开始了他的石头画之旅。如今,他的工作就是作石头画,与石头画的羁绊已是越走越深。
  “游客多,最好的一个月收入上万。过年还有一个小旺季,我正在为春节的货筹备中。“何兴泰摸着自己的石头画说。
    与何兴泰个人创业不同,距离古城不远的战胜村二组唐姐,因蜀道凉亭农家乐的开设,收益逐年攀升。
2007年9月农家乐开始营业,到现在聚集了不少人气,旺季一个月能接待2000多人,最多一天来了300多人呢。 ”唐姐回忆。而今,农家乐旁2层楼房主体已完工,将新增茶楼、住宿。届时,蜀道凉亭的人气定会继续攀升。
       
        就地就业 夫妻组合把餐馆“”回家
        回去的路上,天雄村一组的古渡人家农家乐颇有意境,随即决定上前细观。
      入门环视,斗笠灯、仿古凉亭、满园绿枝,食宿皆可在此安排,好一个惬意之院。
我老公是个厨师,之前在古镇上开过餐馆,后来还是觉得近些好,便把餐馆搬到家里,这个农家乐都是我们一家人在运转。”老板娘赵燕安排工作井然有序:“爸爸杀鱼种菜,妈在厨房打下手,老公主厨,我收银,再请2、3个人洗碗帮忙,基本运转的过来。
记者来到同为就地就业的平乐寺景区内的平乐传统手工扯面店,十多个大姐有序分工,正忙着。
我们都是柳桥人,恰好这个手工扯面店开起了,我们才不用出远门,就在家附近上班呢。”尹大姐晾完一杆面说。
        记者了解到,昭化区为突出发挥旅游产业创造效益、带动就业的综合功能,充分构建“景区就业增收、丰富业态增收、营销特色产品增收”多元化增收模式。大力推进景区管理服务社会化,全区景点、景区和农家乐吸纳当地群众从事酒店管理、讲解咨询、保卫保洁等服务工作,近三年,实现就近就地就业3.8万人次,年人均收入突破2万元。

  记者 欧阳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