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昭化区:倾情农村解民忧 干部入村正当时

27.11.2013  18:09

——昭化区驻村干部为民服务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走笔
      昝园园    记者    姜德辉
      “老李,看到没有,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老百姓的房子可以抵押贷款啰,你们要加快哦,争取春节在新楼房里过。
      “卢主席,有你们这些驻村干部的帮忙,春节住进新楼房一点问题也没得!
      ……
      11月23日,在昭化区王家镇红庙村新桥河居民集中安置点上,区政协副主席卢克俊像平常一样,了解当地群众的建房情况。
      老李口中的驻村干部,就是昭化区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派出的4名副县级领导、39名机关干部,他们深入王家镇、晋贤乡、磨滩镇驻村专门帮助村民开展土坯房改造和产业发展等工作,以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口碑。
      从“不速之客”到“迎来送往”,干部群众“一家亲
      今年,昭化区被列为第二轮省级新农村成片推进示范县。7月15日,昭化区委区政府派出由副县级领导带队,各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工作组,到晋贤乡、王家镇、磨滩镇开展新农村推进工作。
      摆在工作组面前最核心的工作是新农村土坯房改造工作,如何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成了一大难题。
      卢克俊虽是王家镇本地人,可在宣传土坯房改造的过程中也碰了不少“钉子”,吃了不少“闭门羹”。红庙村五组67岁的李云贵,两个儿子在外务工,家里就剩下他与老伴,和那一间住了近20年的老土墙房子。在得知土坯房改造政策以后,他与儿子通过电话征求意见,儿子表示他不打算修房。可区上来的工作组天天都在家里来劝修新房,无奈的李云贵只好锁了门,躲了起来,按照他的话来说叫“眼不见心为净”。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工作组白天来没人,晚上继续来。看到邻居们都积极拆旧建新,加上工作组的“死磨硬泡”,李云贵又劝起儿子来,最终他们决定修新房。
      由于李云贵年龄大了,没有劳力发展产业,只好养几头猪赚点零花钱,拆房后那刚下了一窝崽儿的母猪也必须卖掉,连本都没有了。卢克俊承诺以后补助给他一头母猪。最终,老人在7月28日就拆掉了旧房子。
      这样的事情工作组不知遇到了多少,又处理了多少。
      晋贤乡熨斗村发展香菇170万袋,占地300余亩,当地群众都把它当“心头肉”。可在今年“7·22”洪灾中,园区受到暴雨袭击,道路被毁,几万袋香菇被冲走,联系该乡的区人大副主任肖元清、区政协副主席夏登坤得知后,积极联系争取资金8万余元,投入到水毁道路的修复和村道的建设。“在园区的建设过程中,领导们经常帮我们协调解决,现在,只要有困难了,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工作组。”香菇种植业主吕坤如是说。
      现在,当地群众都把驻村干部当做了亲人。
      从“喝茶看报”到“俯身干事”,机关干部更像村干部
      “土坯房改造不是一句话,只有干这个工作才晓得其中的艰辛。修房要调整土地,有的人不愿意集中居住,有的人修不起房,有的人常年在外打工不愿意回来修房……”红庙村党支书蔡显忠自从土坯房改造以来,遇到了很多难题。
      工作组的到来,不仅解决了他的大麻烦,更让他看到了机关干部到村干部的身份转变。
      对于没有干过农村工作的工商局驻村干部俞思银来说需要大量“备课”,最重要的就是要俯下身子,与群众交心,为他们实实在在办事,尽最大努力帮助解决困难。在联系帮扶期间,在广元务工的杨群芳不打算修房,俞思银赶到广元,了解她的意愿,得知她想把红庙老家的旧房卖掉,俞思银又积极联系买家,把旧房卖掉。“现在才体会到在机关工作不了解群众的疾苦,不会知道农村工作如何开展,这段经历将会是我一生的财富。”俞思银感慨万千。
      来到农村,工作组吃在乡镇食堂,住在亲戚家或小旅馆,每天都要徒步到村组解决问题,再也看不到“机关干部”的影子。
      “工作组不仅解决了土坯房改造和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还解决了群众邻里纠纷、家庭不和等现象,促进了社会和谐。”磨滩镇党委书记吴晓军对工作组竖起了大拇指。
      据悉,在昭化区,由县级领导带队,机关干部深入基层解民忧,推进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的行动已开展了多次。在决胜亭子口移民攻坚战中,该区43名县级领导分片责任包干,全覆盖进驻移民乡镇,圆满完成移民任务;在河道砂石资源转化过程中,机关干部深入一线作战,河道秩序井井有条……
      “让干部到农村去,了解乡情,了解民情,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重要实践,不仅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干部形象,也让干部在工作中得以锻炼和成长,为昭化的发展塑造了一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干部队伍。”昭化区委书记陈正永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