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化:乡村旅游成扶贫主力

31.10.2015  11:35

□记者  任云  牛霄  程文雯
        在广元市昭化区平乐旅游区经营售货亭的谭翠容,在“十一”黄金周期间每天都能卖几千元的商品。而在两年前乡村旅游开发前,在当地摆地摊的她只能勉强维持生活。
        昭化区属秦巴山连片特困地区片区县和我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区共有63个贫困村,建卡贫困人口9162户31835人。从核心景区昭化古城向牛头山、大朝驿等重要节点延展的旅游公路沿线,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带动5000余名群众脱贫致富,成为昭化区旅游扶贫主渠道。
昔日贫困村民“有车有房
        由昭化古城、平乐旅游区等核心景点带动,充分挖掘丰富的乡村资源和特色民俗文化,打造特色乡村休闲度假、农耕生活体验、田园风情观光、民俗文化体验等乡村旅游项目,昭化区形成了紫云乡紫云村、大朝乡牛头村、射箭乡龙江村、磨滩镇山青村等10多个特色旅游乡村。“发展旅游带来了顾客,猕猴桃不愁卖,”紫云乡紫云村三组村民王惠今年种了8亩多猕猴桃,“果子刚熟,就有游客上门来采摘。”不到10月,她家万斤猕猴桃已基本卖光,收入5万元。
        充分发挥紧邻高速公路、国道的便利交通和紫云水库的优势,紫云村大力发展果园风情采摘游、新村农家休闲游、湖色观光垂钓游等乡村旅游,培育农家乐15家,年接待游客和外地客商逾万人次。
        如今,紫云村已不再是昔日的贫困村,“8成以上的居民盖起了楼房,还有不少村民买了车,全村目前仅剩21户贫困户,预计明年能基本实现全村脱贫。”紫云村五社社长姜大华说。
五个一”破解资金难
        “办农家乐之初,最头疼的就是没有启动资金。”昭化区柳桥乡柳桥村经营农家乐的高升云说,资金问题成为贫困人群投身乡村旅游发展的“拦路虎”。
        “我们采取‘向上争取一点,项目整合一点,本级投入一点,招商引进一点,群众筹集一点’的模式,破解发展旅游的资金难问题。”昭化区旅游局副局长余思强介绍。
        除了引进社会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大型旅游项目打造外,昭化区还按照每平方米150-200元的补助标准,对平乐旅游区内开办农家乐等经营场所进行扶持。高升云去年如愿办起了农家乐,刚过去的国庆假期,他的农家乐收入十几万元。
        昭化区还出台扶持政策,对旅游餐饮、娱乐、养生、观光等商业业态提升、品牌创建给予资金奖励或补助,最高奖扶标准达30万元。目前,全区办起农家乐和乡村酒店共400余家,其中星级农家乐和乡村酒店21家,直接带动农民就业和增收。2014年,乡村旅游吸引200余名返乡创业者积极参与包括餐饮、住宿、工程建设、购物、娱乐、文化等产业发展。“预计未来三年内,发展乡村旅游相关产业将带动全区近万名群众脱贫致富。”余思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