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西门昨日中午下冰雹? 气象专家称是“霰”

17.02.2014  11:50

昨日,落在车窗上的霰。图据“新浪四川”微博

司机师傅说下冰雹了我还不信,直到挡风玻璃梆梆响我才确定。”昨天中午,成都市民刘先生在青羊大道上倾听了一场来自大自然的“打击乐”。

午后普遍的小雨,加上短时间出现在成都西边,大如西米小如米粒的“冰雹”,就像是又进行了一场冷空气来临的提前彩排。昨天到今天,受南支槽的影响,我省将有一次降雨(雪)天气过程。明天开始,气温将缓慢回升,因为缓慢,所以最近几天还是偏低的。

网友惊呼:成都天降“小冰雹

网友“sue是wxx的动力”昨天经历了生平第一次的冰雹:“成都都下冰雹了!”中午12点刚过,在成都西门上空,小冰粒从天而降,网友说“攻击力”比雨要大一些,砸到脑壳上可以明显感觉到是硬物。但网友们所称的“冰雹”在降到地面后,很快就开始消融,几分钟内就和雨水融为一体了。

虽然这样分散的“冰雹”真不好拍照,不过网友们想到了一个妙招,打开雨刮器,把冰粒“”到一起。

专家解析:冬天多下霰、米雪、冰粒

四川省专业气象台的专家在对比了多张网友的图片后,认为昨天大家看到的应该是“”。

冰雹诞生有个重要的条件:气层不稳定,冷暖空气“强势PK”,所以冰雹常常出现在天气变幻较多的夏季,且颗粒相对较大,也最“坚硬”。冬天出现的冰粒,有3种可能性:霰、米雪、冰粒。霰是雪晶接触到过冷云滴后凝结的,它比真正的冰雹松散,但松散程度还比不上雪。霰一般阵性单独出现、颜色不透明的冰粒。而米雪体积最小,多为白色扁长小颗粒,下降缓慢且稀疏。冰粒常呈间歇性,和雨一同出现,并且是透明的。

●本周天气

本周先冷再暖气温要回升

又是雪又是霰,成都究竟多久升温呢?四川省气象台预报,本周盆地气温将略有回升,16-17日受南支槽的影响,我省将有一次降雨(雪)天气过程。温度将有所下降,请做好抗感保暖措施。18日开始,盆地气温将逐渐缓慢回升,大家千万别“捞起半截就开跑”,气温上升“缓慢”,所以本周前期仍然偏低。

华西都市报记者王浩野

名词解释

与“”同音,又称雪丸或软雹。由白色不透明的近似球状(有时呈圆锥形)的、有雪状结构的冰相粒子组成的固态降水,是雪晶接触到过冷云滴后凝结而成,着硬地常反跳,松脆易碎。与之相比,冰雹颗粒相对较大,也最“坚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