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小学生昨报到 家长“查”工作回访校长承诺

02.03.2015  13:11

  对于拥有上千名学生的一所学校来说,每一名学生可能只是千分之一,但对每一个家庭来说却意味着100%,“所以,我们必须关注到每一名学生”。今年1月,有家长希望盐道街中学保留“上网评教”这样的沟通渠道时,校长蒋光平做出了承诺,学校将继续开门办学,昨天是开学第一天,家长代表就来到学校,看看校方的承诺是否兑现,而让他们欣喜的是,学校不但将继续保持“上网评教”这条渠道,还在教务处、德育处和校长办公室开通了三条“热线”,倾听学生和家长心声。

  昨日,是成都中小学生报到的日子。这一天,盐道街中学有两位家长代表也来学校高中部“报到”。原来,就在今年1月,盐道街中学领导班子集体向社区和家长代表述职。就在这次述职会上,学校向家长做了郑重承诺:关注每一个学生。家长代表此次来校,正是回访学校检查做出的承诺是否“兑现”。

  家长与学校沟通的渠道还畅通不

  承诺一:开门办教育 随时听心声

  一到学校,高一学生郑欢的妈妈廖女士就直奔教务处。原来,去年秋季,学校开展了“网上评教”活动。全校教师悉数“上网”,学生和家长在网上给老师打分、提意见。“都是匿名进行的。”学校副校长罗秀云告诉记者。

  廖女士果然没有“留情”。在某学科老师的页面上,她很不客气地写下了这么一句话:“作为老师,固然应该关注成绩,但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给学生多留一些空间。

  廖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孩子是艺体生,成绩本来就不是长项,这门学科的成绩更是不理想。所以,学科老师经常把孩子叫到办公室“每天都是‘成绩’,娃娃觉得压力很大,那段时间状态很不好。

  她几次想和老师谈谈这个问题,但都因为当面不好启齿而作罢。打分结束,没过几天,廖女士发现,娃娃的情绪已经逐渐多云转晴,开始有出“大太阳”的趋势了。一问,孩子告诉她,最近学科老师都没叫自己去过办公室,同时班主任还把板报承办权交给了娃娃,正好是娃娃的长项。

  廖女士后来才知道,他们所反映的每一条意见,最终都传递到了相关老师那里。学校和老师们进行座谈,共同找问题,帮助和督促老师改进。

  今年1月,廖女士主动报名,作为家长代表参加学校领导班子述职会。她只提了一个要求———希望保留“上网评教”这样的沟通渠道。“肯定!”校长蒋光平表了态。他说,学校时时都在提醒老师,对拥有上千学生的一所学校来说,每一名学生可能只是千分之一,但对每一个家庭来说却意味着100%,“所以,我们必须关注到每一名学生”。

  昨日,廖女士再次回访,检查承诺是否“兑现”。她欣喜地得知,学校不但将继续保持“上网评教”这条渠道,还在教务处、德育处和校长办公室开通了三条“热线”,倾听学生和家长心声。“开门办学,才能办让老百姓满意的教育。”蒋光平说。

  有没有把学生礼仪素质放心上

  承诺二:不单看成绩 更看素质和品格

  “上网评教”并不是学校在述职会上对家长做出的唯一承诺。

  昨日早上7点40分,蒋光平站在高中部校门口,一边和陆续到校的学生打招呼,一边观察着学生们的举动。坐公交车来的,下车时有没有推搡?骑自行车来的,有没有乱入机动车道?走路来的,有没有闯红灯?

  这正是学校对家长的另一个承诺———不只关注成绩,更关注学生素质和品格。

  罗秀云给记者讲了这么一个事例:2014年秋季,高一新生入学。和往年一样,盐道街中学的老师们站在校门口,满面笑容地迎接新生。“几百名新生和我们擦身而过,最后只有2名学生向老师们问了一声好!”这个小细节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过去一年,学校加强了学生公民教育德育课程建设,对学生开展了知礼明义、自律修身、感恩诚信、传统文化、国家责任等主题教育,还组织学生到小区、社区等进行志愿者服务。原本只是维持上放学秩序的校门“岗哨”也被赋予了一项新的职责:仔细观察学生校外文明礼仪,发现问题就马上向学校德育部门反映,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

  1月,在代表学校领导班子述职述廉时,蒋光平将“把公民素质教育和文明礼仪、日常行为规范紧密结合,注重学生自我管理、提升公民素质”这项工作重点介绍给了家长。

  学生余腾越的爸爸正是听会家长代表之一。昨日,这位家长也来到了学校回访。他告诉记者,当时自己在下面不停点头,表示对这项工作的支持。“我们儿子以前把饭给他舀起,端到手头都没得一句话,但现在,他会给我们说谢谢了!”这位爸爸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