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用春运字眼记者忆春运:狭窄空间曾让人想跳车

15.04.2014  20:15
在本报1988年2月16日的这篇报道中,“春运”首次见诸报端

  人物讲述

  羊城晚报记者 何裕华

  “春运”一词,最早在1953年为铁道部所用,然而,那时候的“春运”并非我们现在理解的“春运”,因当时该词仅限对“春季运输”的称呼,与“军事运输”等同理,并没有涉及农民工回乡潮等内容,也未被媒体应用继而为大众所认知。改革开放,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广东用工潮渐现,1988年2月16日(农历十二月廿九),羊城晚报头版报道《顺利通过历史上最大客流洪峰》始见“春运”现诸报端。

  从“春运”首见报端至今,时隔26年,姜齐放已从一名普通跑线记者成为羊城晚报首席记者。回忆起春运报道点滴,他认为那些片段与场面,仍然震撼人心。

  “1986年、1987年的春节前夕,广州火车站开始人流渐增,连续两年,我跟着铁道部去做客流调查。1988年,我们在羊城晚报首次使用‘春运’,接着所有媒体也都开始用这个词。1989年2月4日(农历十二月廿八),头版头条就是《广州第一个春运‘洪峰’安然度过 一百三十多万旅客节前踏上归途》。而且,就在1989年,全国春运第一趟大棚车从广州火车站开出。”姜齐放回忆道。

  姜齐放表示,大棚车(也称“大篷车”)的使用是广州火车站春运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大棚车原是用来运猪的,没有座位的,我记得一般硬座车一节车厢可以坐110人,大棚车就可以挤上160至230人。”作为一线记录者,他主动要求上了一列从广州到武昌的大棚车,进行跟踪报道,“当时我是唯一一个上车的记者,广铁一听我要上车都紧张得要命,派了一个带枪的公安,一个车队长还有一个工作人员跟随我上车。出乎意料的是,车里的农民工一听到羊城晚报记者来采访,都很高兴,还有很多人送我水果,那时候的人相当纯朴。

  这一次体验,让姜齐放留下了深刻印象:没有厕所的车厢里,排泄物夹杂着各类食物气味,一到中途靠站,很多人就跑下车到处大小便;狭窄的空间让人几近疯狂,一路上有人受不住直接跳车跳轨……

  1998年1月下旬,暴雪袭击湖南,导致多处铁路供电中断、信号失灵、道岔结冰,京广铁路受阻。从1月21日下午6时至次日上午11时,广州站开出的列车没有一列到站,北上列车也无法开出。广场一夜滞留20万人。

  “我带着经济部另一名记者到现场,当晚,铁道部作出全国支援广东的决定,从各局调派20趟列车前往广东,这可是空车啊,亏大了的。时任铁道部党组书记、副部长傅志寰,副部长刘志军,副总调度长常国治,总工程师华茂昆等赶到广州指挥疏运;广东省武警总队1500多名官兵,驻穗部队400多名战士镇守广场维护秩序……这是广州火车站第一次正面面对严重冲击。”他说。第三天,救援列车赶到,京广线也逐步恢复畅通,铁路史上罕见的“大抢运”开始了——60个小时内,广州站竟送走旅客50万人,而其设计能力为日发送2万人。

  “1998年大滞留”成为广东乃至全国铁路春运的一个转折点:此后,广场划出了专属铁路的缓冲区、搭建了候车雨棚,进站上车的流程逐步完善,地方政府与铁路也开始了长期的密切合作,这些新形式甚至成为许多地区组织春运的“范本”。

  “到了2008年冰灾,冲击更大。当时媒体的一个关注点在,广州市政府和铁道部在指挥方案上发生冲突。铁道部认为,广州火车站广场中间一定要是空的,如果广场上全部是人,送饭、疏导等等就没办法进行;但市政府认为这空位还能放两三千人。时任铁道部副部长胡亚东和广州市市长张广宁争得很厉害,结果最后还是按铁路的方案。”回忆着广州火车站春运期间的种种“内幕”,资深记者姜齐放如数家珍。

  何裕华

(原标题:姜齐放追访二十年春运内幕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