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花销如遭“黄金劫”:六成网友超5000元

09.02.2014  11:02



制图/姜宣凭

      原标题: 春节花销如遭“黄金劫”:六成网友超5000元

  春节长假一过,大家上班就有了新的话题:春节期间的花费。除了常规的吃喝玩乐,给红包算是这些消费中最为重要的一块支出了。要给亲戚朋友的孩子红包,还要给双方父母红包,家里上了年纪的老人也得发红包,这个春节你又花了多少钱呢?

  为此,华西都市报官方微博和华西都市网,发起了“春节账单微调查”。截至昨日下午6点,近500名网友参与了该项调查,有网友吐槽,“工资没见涨,春节花销猛增,红包一发两月工资就没了,钱包遭遇了一场‘黄金大劫案’。

  “春节哪都没去就花几大千。”“回一趟老家,机票、买烟酒、各种礼品,再送几个红包,各种花销加起来,小半年收入没了。”节后上班头两天,上班族们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春节的“账单”。本报通过华西都市报官方微博和华西都市网,发起了“春节账单微调查”。

  截至昨日下午6点,近500名网友参与了该项调查,有网友吐槽,“工资没见涨,春节花销猛增,红包一发两月工资就没了,钱包遭遇了一场‘黄金大劫案’。

过年账单

六成网友花费超5000元

  “每逢春节被吸金”,路费、红包、压岁钱、年货礼品、同学聚会……一连串的账单让人尤其是已婚人士直呼春节成“春劫”,没有万元难过年关。

  “我们哪都没去耍,把在重庆的双方父母接过来耍了一趟,算上购物、吃饭和红包,花了一万多。”家在成都的网友“陈花花”说。“回一趟老家,现金花了近一万,相当于两个月工资。”家在河北的网友“可心”说,过完年,年终奖就“洗白白”了。

  本报调查数据显示,34%的网友马年春节花费在5000元以下,46%的网友花费在5000元至10000元之间,20%的网友花费在10000元以上。其中,75%的网友春节花销超过了月薪,其中27%的网友春节花销超过月薪的两倍,55%的网友认为春节总花销比去年上涨了。

春节负担

四成网友称红包支出大

  在休闲娱乐、红包及压岁钱支出、旅游出行、走亲访友的礼品等春节各项花费中,44%的网友表示红包及压岁钱支出占比最大。

  71%的网友给出的红包每个在200-500元之间;70%的网友给出的红包总额超过了1000元,其中10%的网友给出的红包总量超过了5000元。

  上班族李鑫算了一笔红包账:亲戚加上朋友的小孩共7个,每人发400元;他和妻子双方父母,一人1000元,还给家中80多岁的老人发红包。“像我这样结了婚又没生小孩的最惨,发红包光是支出没有收入,给红包就把年终奖花完了。”他说。

  对于给红包,24%的网友表示“红包给得较多,有经济负担”,37%的网友表示“红包给少了怕被人看不起,有心理负担”。

红包缩水

万元大红包变成200元

  受行业业绩下滑等影响,不少人的收入滞涨甚至回落,这也在过年红包中有体现,许多家长表示今年小孩收到的红包缩水了。

  “去年红包基本上都是500元到600元,今年许多人给的200元或400元,600元的红包很少。”网友“董小姐爱宝宝”说。在成都开酒吧的陈舒说,“去年压岁钱收了近一万元,今年因好多人都驾车出游了,收了七八千元。

  “以前春节都要收六到八万的压岁钱。”一位成都妈妈穆女士说,因亲戚都是生意人,家境比较富裕,给孩子的压岁钱都比较大方,她说,每年从国外回来过年的一位亲戚,往年给红包都是一万、八千的整数。今年据说生意不太理想,接到红包时,穆女士也吃了一惊,只有200元。

同步播报

6万元压岁钱捐给慈善

  现在孩子们的红包都去哪了呢?记者调查发现,多数家长选择把钱存入银行,一些家长则把红包当做慈善捐了,或拿部分给孩子炒股或自由支配,锻炼孩子理财能力。

  今年,穆女士的两个孩子收到了超过六万元的压岁钱。穆女士说,“今年家人商量了,准备捐出去做慈善,要教会孩子行善积德。

  杨女士的女儿收了一万多的压岁钱,为培养孩子理财能力,杨女士拿出三千元,让女儿自己买教辅和课外书。

  在放假前,成都树德中学的政治老师何海燕布置了一份“尺度大”的作业:可拿少量压岁钱炒股,让学生体会炒股的运作流程。而盐道街小学德育处主任刘家明介绍,放假前,不少老师向家长和学生提出了对压岁钱“合理消费、合理支配”的希望。

  华西都市报记者宋扬童星燕

新闻延伸

每逢佳节被吸金

节后“工薪族”变“节缩族

  春节过后,由于在节日期间“好面子”过度消费,一些工薪族不得不精打细算,变成了节衣缩食的“节缩族”,甚至过上了“吃泡面”的苦日子,“每逢佳节被吸金,节后只好瘦三斤”成了他们的真实写照。

  由于过年期间支出较多,不少工薪族开始精打细算,“从今天开始,吃一个月泡面!”春节后刚上班,在深圳工作的许皓更新了微博,说因为自己“过年花超了”,不得不开始“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请客吃饭,酒饭太简单面子上过不去;走亲访友,礼物太便宜面子上过不去。”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善峰认为,节日期间“面子消费”较为严重,这折射出部分民众畸形的消费观,要想给这种“面子消费”消肿,关键在于转变认识和心态,实在做事、踏实为人,还原节日团圆的应有之义。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