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区第一个春节爱心不放假 为安置点的娃娃留守

06.02.2014  11:40

  □本报记者方圆黄里2月5日发自宝兴县灵关镇

  2月5日,正月初六,外出旅游的游客纷纷踏上回家的行程。在芦山地震灾区宝兴县灵关镇各安置点内,春节期间未休息的一些志愿者和党员干部依然忙碌着。灾后的第一个春节,爱心不放假。

  志愿心理辅导员:

  为安置点的娃娃留守

  “小雪,今天下午我要来儿童中心找你玩!”2月5日,在灵关镇第一安置点内,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追着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调皮地说道。

  这个被安置点内小朋友称为“小雪”的男子叫邓雪滨,是安置点内儿童中心的心理辅导员。邓雪滨的老家在哈尔滨,去年11月从菲律宾留学回国后,加入宝兴一个爱心团体,为灾区孩子做志愿心理辅导。

  邓雪滨原本打算春节回家过年,可孩子们不乐意了:他们春节也想到儿童乐园玩。“不管来一个还是两个,只要有娃娃想来,我们做志愿者的就得坚持。”邓雪滨说,这两天他正筹划为孩子们搞一个五子棋比赛。

  “最老”党支部委员:

  每天到夕阳之家烧开水

  在灵关镇临时安置点内,大家都亲切地称张月英为“张妈妈”。下半年,张月英将满68岁,是安置点内临时党支部中年龄最大的委员。可春节期间,张月英一天都没休息。

  张妈妈对安置点内老人的生活异常留心,只要一天没看见某位老人出来,她必定会亲自上门瞧瞧。春节前几天,张月英与安置点内的花晓东老人聊天,发现身残的花晓东既无固定收入,又没纳入特困户名单。她立马向镇上报告,赶在春节前为老人申请了700元节日补助。“目前,镇上正考虑将老人纳入特困户名单。

  谈起春节里自己做过最重要的事情,张月英脱口而出:“就是每天到夕阳之家为老人们烧开水。”从初一开始,张月英每天8点钟就赶到夕阳之家,打扫卫生、烧开水。“很多老人都爱来这里坐坐,冬天冷,为大家烧点开水暖暖身子。”张月英的想法很朴实。


加强请示报告工作保证全党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
  ——中央办公厅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3月1日出版的第5期《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中央政治局同志向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述职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住房与城乡建设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