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熙路派出所的国庆节 感受民警的酸甜苦辣

07.10.2014  01:34

前面直走左转就是春熙路。”民警们每天几乎要回答上百次。

假期不能陪朋友,“亲戚朋友都能理解,谁叫咱是警察呢!

7天的假期,唐成用3天值班、2天备勤,完成着一名警察对职业的承诺,7天假期,唐成用1天的相聚,完成着儿子对父母的陪伴。

作为我市中心城区最繁华的商圈及地标,春熙路,无疑成为了国庆大假期间不少外地来蓉游客的“首站”。据统计,大假期间,春熙路上的人流量由原本的日均30万人激增至日均80万人,数量翻了近3倍。人流量的增大,最直接地体现在春熙路上比往日更加拥挤的街道、打挤的人群上。而与商场街道同样一派热闹气氛的,还有坐落于春熙路一个不起眼角落里的春熙路派出所。

每日清晨,在周围的商铺、院落还处在“假期模式”的寂静中时,派出所里的10多名民警已经忙碌起来,开始了工作。昨日,本报记者走进春熙路派出所,感受节日期间基层民警的酸甜苦辣。

每天重复上百遍 “前面左转

警官,麻烦问下春熙路在哪里啊?”昨日上午10点,记者刚走进位于春熙路上新街后巷子的春熙路派出所接待大厅内,派出所门口就传来了这样一句带着外地口音的问话。看着站在派出所门口背着大包游客模样的市民,记者心里有些纳闷,“这里不就是春熙路吗,怎么就在春熙路还要问春熙路在哪里?”而派出所民警于福强却一脸淡定,“前面直走左转就是春熙路。

游客离开后,于福强告诉记者,大假以来,这样的询问每天都有,一句“前面左转”民警们每天几乎要回答上百次。“假日期间很多外地游客来春熙路逛街购物,因为不熟悉,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在春熙路了,看到派出所的牌子就直接走过来问,觉得警察说的才可信。”作为春熙路商圈的“活导航”,每位春熙路派出所民警的脑子里都有一张地图,哪家酒店在哪个位置,哪个商场比较好停车,这些答案民警都是张口就来。

除了不时被前来问路的市民打断,记者昨日的整个采访过程还伴随着一种特殊的背景音——接待大厅内不断响起的电话铃声,“你好,春熙路派出所”的话语一直在耳边重复。于福强告诉记者,“十一”假期这几天,派出所每天的报警电话平均60多通,比平日翻了一倍。“经常上一个刚挂下一个就来了,电话听筒都接得发烫。

假期不能休 “谁叫咱是警察呢

温暖的阳光开启国庆假期新的一天,一大早社区民警普雄新便拿上流动人口登记宣传单进了社区。“1、2、5号值班,明天还要在所上备勤,国庆假期又报废了。”老普笑着对记者说,从2008年担任社区民警开始,这样的节日生活便再平常不过,“大家上班,警察上班,大家休息,警察上班……”老普的言语里情感复杂,但脸上始终饱含温暖乐观的笑容。

上午10点的新街后巷子5号院,一片宁静,与节日里春熙路人声鼎沸的情景形成鲜明对比,戴着红袖套的门卫曾大姐一面翻看着报纸,一面和门卫室外刚买菜回家的张大妈聊天,“曾大姐,再给你送点流动人口登记宣传单。”一听见这带着浓重云南口音的话语,曾大姐就知道老普又上门了。照例是询问院子里的情况,照例是一番叮嘱,老普在并不宽敞的院落里走了一圈,“给院落里每一个人都发上一张,这是10月1日起实行的最新规定。”老普的手机响了起来,接完电话的他告诉记者,老家来了一个朋友,但他只能叫人家先自行安排,“亲戚朋友都能理解,谁叫咱是警察呢!”仍然是标志性的笑容,老普转身继续向下一个院落走去。

前往另一院落的途中,老普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介绍着自己管辖的每一个院落,“6年了,这里的院落、道路、居民都熟悉得不能再熟悉,有感情啊!”憨厚的老普言语不多,走路行事都保持着曾经的军人本色。老普的同事告诉我,老普曾经是军队的营长,转业后到基层干社区民警,乐观的老普从没抱怨过现在忙个不停的生活,总是一脸笑容地走街串巷,把洪亮的声音和爽朗的笑声留在春熙路这片热土之中。

上午10点后的春熙路,气氛随着人流的激增被推向高潮,步行街上行人摩肩接踵,而一街之隔的院落里却保持着难得的清净,“都说大假就是人山人海,而我却在享受着难得的宁静。”这是老普第7个报废的假期,也是第7次和同事、门卫、游客共同度过的国庆节,闹市里的节日气氛和老普并无太多关系,唯有院落里难得的宁静陪伴着这个走在社区里的警察。

当好警察做好儿子 “休一天带父母吃点东西

和老普相比,唐成的警察生涯才短短1年。去年国庆,唐成第一次感受了派出所民警的节日,忙得脚不沾地,熬了3个通宵。今年国庆,唐成陪陪父母的心愿再次落空,10月4、5日值班,6日备勤,在老家简阳(微博)的父母只能选择6日到成都这种方式来理解和支持儿子的工作。

上午10点30分,春熙路商圈的各大商铺纷纷开门迎客,这条拥有百年历史的标志性街道刚开启一天的序幕,便迅速被南来北往的游客填满,熙熙攘攘、人声鼎沸,这幅表达着祥和安宁的画卷里,身穿制服正在巡逻的唐成和同事们构成一道风景。

节日期间,很多外地游客都会到春熙路来看看,每天仅仅是问路的大概就有100多人。”身穿警服站在春熙路商圈,唐成迅速成为了游客眼中的坐标,“最近的厕所在哪里?”“××商场在哪里?”“地铁站怎么走?”……重复的问题,重复的回答,唐成和同事的一天就在巡逻、回答中度过。

老普早已习惯隔绝节日的热闹,唐成却还保留着对节日的期待,尚未在成都安家的他每天都在期待着所有警察的共同期待——“假期畅快休息7天,陪陪家人。”但期待终归是期待,现实却只能适应,没有假期的唐成只能在电话里内疚地向亲戚朋友一遍遍解释,忙碌的值班生活让他没时间多想,通宵值班后的第二天他只想用睡眠慰劳自己。

再过一天,父母就将从老家坐车到成都,“带着父母去美食节现场吃点东西吧。”副所长陈翔拍拍唐成的肩膀,简单的语言传递着厚重的情感,这是警察之间同甘共苦之后的特殊表达,这是同事之间最大理解的表达,简单却又温暖。

7天的假期,唐成用3天值班、2天备勤,完成着一名警察对职业的承诺,7天假期,唐成用1天的相聚,完成着儿子对父母的陪伴,“小伙子工作太忙,谈恋爱都没时间。”副所长陈翔的话道出了唐成的内心,空闲时间这始终是警察这个群体不愿提及的话题,“慢慢就会习惯的。”整理好着装,唐成继续上街巡逻,南来北往的游客都看得见这个帅气小伙儿的挺拔身姿,却看不到他澎湃的内心……

本报记者 俸奎 李旻 摄影 杨永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