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百节听“水”声

24.03.2014  06:54

    今年百节镇降水预计比往年均值少30%,正在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成了当地大事

    57岁的陶思远拄着拐杖第三次走进百节镇党委办公室,上三楼,右拐,直奔最里面那间办公室。他知道,3月19日赶场天,是镇干部群众“接待日”,镇党委书记马朝胜肯定在。门开着,马朝胜看见他,张口就说:“两个字,‘要水’嘛。”两人都笑了。

    达州市达川区百节镇去年遭遇大旱,气象预报显示今年降水比往年均值少30%。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成了当地大事。3月19日至20日,大春时节,我们来到百节镇听“”声。

    要水!要水!要水!

    “21户不满意,就是群众路线没贯彻到底

    1个月内三次上访镇委办,陶思远告诉记者:心情大不同。

    大半月前,2月27日的“接待日”,陶思远怒气冲冲找到马朝胜的办公室:“我住宝林村2组,家里不通水,除了我这个残疾人,还有起不了床的老母亲,挑5桶水装一缸,一滴不敢漏,用一周。你们当官的管不管?

    百节镇地处山区,一些地方因地势原因取水困难,宝林村尤甚,去年还有206户不通水,镇村投入7万余元,找水源修水坝,铺主管道,各户自筹约500元铺入户管道,185户解决了饮水问题。陶思远家离主管道远,又没劳动力,他一算自筹要花3000元,于是闹到镇上。“206—185=21,21户不满意,就是群众路线没贯彻到底。不仅陶思远,还要让其他20户全部用上自来水。”镇村两级专题研究,陶思远家庭困难特事特办,其余20户住得高水抽不上去,就专门为他们建一个小水池,年内保证供水。

    半个月前,3月6日的“接待日”,陶思远再次来到镇委办找到马朝胜:“听说镇上和村里已协调好了,我只出500元,半年内保证引水进户,你们别忘了哈。

    19日这天三访镇委办,陶思远得到马朝胜最后答复:“明天,村干部帮你运管子上山,帮你埋管入户,就这两天通水。

    陶思远兴冲冲地回家做准备去了。

    要钱!要钱!要钱!

    各村各组“”虽短,但正在学“善舞

    3月20日凌晨,2014年第一场春雨光临百节,密雨敲打在百节庄稼人的心上。

    年前,全镇就摸底水利情况,年初起陆续修复了5座提灌站,清淤灌区渠道11.95公里,整治山坪塘21口,增设移动灌水泵30台套、柴油机6台,添置管道3400米,力保全镇6194亩田地满栽满插。

    10点过,雨刚停,宝林村2组一农户院坝前,镇村干部召集群众代表开院坝会。这是达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硬要求:干部要常到农户院坝里听意见解难题。“别的村都在搞新村聚集点,我们是不是也搞起来哦”,“田旁的路能不能整好硬化,方便机器进出”……讨论正热烈,蹲在一旁的4组组长秦先平忍不住也提意见:“整治黄毛坡山坪塘,我们花了5000元,镇上是不是多补贴点?

    4组正是20户尚未通水人家的所在地,按镇上规定,整治山坪塘,村组报预算,一半费用镇上补贴,另一半由村组和当地农户分摊。秦先平说:“公共设施,村民不愿拿钱,组上先垫了修,确实村民也不宽裕,上级能不能考虑我们的具体困难?

    村支书蒋山友的脸沉下来:“亏你们把钱垫了先修,前天完工,今天落雨刚好蓄水。至于钱,自己想办法。

    处处要钱,“袋子”紧张,是基层常要面对的事。鼓楼村4组整治杉木沟山坪塘,也替村民垫了分摊款,组长杨勇告诉记者:“山坪塘漏水,如果因钱不到位拖起不修,误了大春就麻烦了。先修好,以后慢慢想办法吧,兴许村民栽插顺利,就主动交了呢。”对于我们追问还有什么办法,杨勇、蒋山友都笑而不答。

    有旁人告诉我们,杨勇是农院畜牧专业毕业,他正替组里申请建规模养牛场,而宝林村的万亩乌梅林长势喜人。壮大当地经济才是解决手头紧张的根本之道,各村各组“”虽短,但正在学“善舞”。

    微评

    为“地基中的钢筋”喝彩

    □萃麦

    水是生命之源。在百节镇,我们听到的不止是“”声,更是当地干部千方百计解决农民困难、发展农村经济的迫切心声。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兰考调研时指出,乡村处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末端,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乡村干部可以说是这个地基中的钢筋,位子不高但责任很大。在两天的采访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位子不高但责任很大”的意义。经济发展要钱、民生问题要钱,邻里吵架斗嘴要找干部、孩子不孝顺要找干部……千头万绪、桩桩件件都大意不得。乡村干部在人手紧、任务重、待遇不高的情况下,常年顶烈日冒风雨忙碌在田间地头,凭借的正是对党的忠诚,对群众的深情。

    马朝胜、蒋山友、秦先平、杨勇……采访中我们接触的乡村干部大都在40岁上下,他们头脑灵活、苦干实干,是活跃在农村广大干部的群像,为新农村建设注入勃勃生机。让我们为“地基中的钢筋”喝彩!记者 刘志刚 何涛 戚瑛 曾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