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赤道南北两总星图"申报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

13.05.2014  16:32

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13日讯 (记者 吴佳佳)“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的‘赤道南北两总星图’已申报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这是记者从13日在广州开幕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亚太地区委员会第6次全体会议上获悉的。

这次为期3天的会议由国家档案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亚太地区委员会主办,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市档案局承办。会议期间共有15个国家的20份申报材料参与2014年《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的评选。

据介绍,“赤道南北两总星图”制于明崇祯七年(1634年)七月,为木印彩绘纸本,蓝绫宫裱,屏挂式,由八条幅纵向拼组而成。该图是现存于世的时间最早、尺寸最大的东方皇家御用星图原图, 由明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徐光启主持测绘,德国传教士汤若望等参与设计绘制。无论在图的形制上、绘制方法、装裱方法及科学性、艺术性、文物性方面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再生的。作为一座里程碑式的历史文献,“赤道南北两总星图”使中国古星图在世界天文学史上占有突出重要的位置,在欧洲科学革命时期给天文学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是一幅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杰出星图

世界记忆工程”项目于1992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旨在唤起人们对世界范围内濒危、散失或正在遭受厄运的文献遗产的关注。该项目通过建立《世界记忆名录》、授予标识等方式,向政府和民众宣传保护珍贵文献遗产的重要性;它同时鼓励通过国际合作和使用最佳技术手段等,对上述文献遗产开展有效保护和抢救,进而促进人类文献遗产的广泛利用。

世界记忆工程亚太地区委员会成立于1998年,服务于亚太地区的43个国家。该委员会于2008年建立了《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每两年评审一次。我国的《本草纲目》、《黄帝内经》、“天主教澳门教区档案文献”、“元代西藏官方档案”和“侨批档案”等入选了亚太地区名录。

会议期间,广州市国家档案馆还将举办《中国档案珍品展》。展品包括100多件有代表性的档案、照片等,涉及的年代上起唐代,下迄民国,时间跨度达一千二百多年。其中有现存中国档案部门保存的形成年代最早的纸质档案——唐代档案、民间俗称免死牌的明代“铁券文书”、中国最早的以中国传统绘图方式绘制的世界疆域图《大明混一图》、 以及精美的清代皇家族谱——玉牒等档案文献精品。

目前中国各级各类档案馆的馆藏达3.6亿卷之巨,其中全国重点档案有1200万卷以上,《中国档案珍品展》所展出内容的仅为浩瀚馆藏档案中的沧海一粟。为抢救并永久保护这些档案,我国于1995年成立了“世界记忆工程中国国家委员会”,建立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评选机制,目前已有113件(组)档案文献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这些文献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