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明星吸毒原因:追求时尚、潜规则、毒品易获

22.08.2014  14:28

        最近半年时间,李代沫、张元、宁财神、张耀扬、张默、高虎、柯震东、房祖名等娱乐圈名人相继演绎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毒品风云”,让人不禁唏嘘。8月21日,记者采访了娱乐圈资深人士李雷(化名),为您揭开不为人知的娱乐圈“毒祸”真相。

        “追求时尚·潜规则·毒品易获

        是三大主因

        “我身边有很多人吸毒,有的进去了,有的还逍遥法外。不瞒您说,圈内一位超一线的影视歌男明星也涉毒。”李雷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如是说。作为业内人士,被问及明星们是如何走进吸毒深渊的,他解释,“一部分是因为事业或者感情受挫,极度抑郁才沾染毒品的。另一大部分主要是出于好奇,他们甚至觉得吸毒是一种时尚,不吸就落伍了。

        “一群‘毒友’在分享毒品时,他们不认为这是毒品,而是甜品,他们的价值观已经严重扭曲了。当然,潜规则也是明星吸毒的另一个原因,很多人碍于情面、被迫吸毒,在这个圈子混,会有很多聚会,如果一帮人在吸,人家让你‘来一口’,你也不好意思不吸。很多圈内聚会上,大家酒过三巡后,就会到小房间各玩各的——吞云吐雾,吸食毒品!

        李雷还透露,毒品易获是明星吸毒的第三个原因。以北京为例,在三里屯以及一些比较繁华的娱乐场所周围,很多人都在暗地里进行毒品交易,“找卖家根本不难,只要你想找,绝对能找到。第一次交易成功后,卖家会一直‘盯’住你,以后全部自动送货上门。

        如何选择吸毒地点?

        吸毒成本几何?

        从见诸报端的明星涉毒新闻可以看出,他们吸毒的场所多为地下室、出租屋以及豪宅,李雷解释道,“很多时候,吸毒者都会到贩卖毒品人的住所吸毒,这些地点多为地下室或者出租屋,而豪宅则因为保密设施比较好,外人不能轻易进入。”据悉,涉毒明星们吸食的毒品包括大麻、冰毒、摇头丸、K粉等。很多艺人总是抱着吸食冰毒、大麻不会上瘾的侥幸心理,最后深陷泥潭。

        李雷称,一般情况下,某个明星在吸毒时,吸食冰毒每次需要花费800元,加上搭配其他不同种类毒品,少则需要上千元,如果是聚众吸毒,由某个人请客的话,花费的数字会更惊人,“这只是单次吸毒的花销,每个明星都有毒瘾发作的时候,以十天为一个周期计算,他们一个月最少要吸三次毒,他们在毒品上的花费是普通人多少倍的工资啊!”但李雷表示,“明星们的钱赚得太快,所以没有经济压力的他们才不把吸毒当回事。

        明星吸毒

        身边工作人员是否知晓?

        很多人好奇:艺人吸毒,他周围的工作人员到底知不知道?李雷透露,“工作人员作为艺人身边最亲密的伙伴,平时照顾明星的饮食起居,哪有不知道的理儿?”“他们为什么还为虎作伥?”李雷又说:“拿高虎来说,他吸毒的事,他的经纪人和助理都知道。在圈内,艺人与工作人员的地位是不对等的。助理们哪来的话语权?其次,很多工作人员没有意识到吸毒的严重性,比如房祖名,他的助理就和他一块吸毒。

        据李雷了解,娱乐圈吸毒明星的男女比例大概是7:3,而吸毒的艺人中,演员的数量要比歌手多。“演员的人脉关系比较广,所以毒品很容易‘传播’。

        此外,明星吸毒者的年龄层分布也比较明确——35到45岁之间,“看看近年来涉毒明星的名单就知道了,德高望重的大前辈眼里容不得沙子,根本不能沾染毒品,而一些年纪较小的明星,一是大部分都在努力拼搏中,二是涉世不深,还没遇见领他们走歪道的人……

        如何判断明星吸毒?

        他们以后“星途”如何?

        李雷告诉记者,判断娱乐圈哪位明星吸毒其实有规律可循,因为长期吸毒会产生“后遗症”,吸毒者在外貌上的变化尤为明显。“娱乐圈的明星常常抛头露面,如果仔细对比他之前和之后的照片,不难判断。第一,他们的身形会变得越来越瘦;第二,这些人都带着浓重的黑眼圈;第三,仔细观察他们的眼神,会变得迷茫涣散。如果这三条都满足,他们就可以成为重点怀疑对象。”李雷还指出关键的一条,“如果一个艺人吸毒被抓,你去看看他的圈中好友还有哪些,他们八九不离十都沾染毒品了。

        满文军吸毒后再度复出显得“无力回天”,而很多明星在吸毒被曝出后就销声匿迹了。最近圈内众多吸毒艺人被抓,更给那些“隐身”的吸毒明星造成了很大的震慑力,他们会考虑戒毒吗?“既然开始了,断了就很难。但他们一定会有所收敛。”李雷称,在时下对涉毒明星“零容忍”环境来看,吸毒将对明星的事业造成毁灭性打击。“圈内主流的大制作机构、大导演作品都不会与有任何吸毒史的艺人合作,他们嘴上说不会封杀、会给他们机会,但心里肯定封杀他们了。”李雷最后还称,娱乐圈是“人力”行业,一切作品都会回归到人本身,艺人价值是产业的真正核心价值,如果这人常常依赖毒品,把握不住自己,谁还敢用他?

        本报记者王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