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经济工作六大新信号

14.12.2013  11:25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3日闭幕。会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传递出明年经济工作的新信号。

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

专家观点:既有利于增强企业投资意愿,也尽可能不积累新风险,是当前情况下的最佳搭配。

粮食安全

专家观点:原来提粮食自给,粮食包括谷物、豆类、薯类,“谷物基本自给”的提法树立新的粮食安全观。

债务风险

专家观点:注意在局部地区和具体项目上做好风险防范,防止演化成全局性问题。

政绩导向

专家观点:需要更深入地认识生产总值增速,并且把这种新认识通过政绩考核的指挥棒来确保实现。

结构调整

专家观点: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地方政府行政力量在主导产业发展。

全面深化改革

专家观点:这些提法释放了两个重要信号,一是坚定推进改革的决心,二是务实推动改革的作风。

 

信号 1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面对仍然存在的经济下行压力和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明年中国将实施怎样的宏观调控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稳定政策稳住增速,为全面深化改革创造条件。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组合,既有利于增强企业投资意愿,也尽可能不积累新风险,是当前情况下的最佳搭配。”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祝宝良分析认为。

祝宝良指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意味着将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还意味着保持适当的赤字规模,有利于加大对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的投资支出,有利于改善民生。货币政策之所以要稳健,是因为货币池子里的“”已够多,再放会加大通胀风险,而在经济下行压力仍存的情况下也不能收,必须坚持稳健。

会议要求,寓改革于调控之中。祝宝良认为,这既是今年宏观管理方式创新的经验,也是明年新一轮改革开局的必然要求,中国宏观调控的思路、办法正在发生积极的转变。

信号 2 对GDP认识更加深化着力纠正不正确的政绩导向

生产总值(GDP)增速是经济工作的老生常谈,今年会议有了新的提法,强调要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不能把发展简单化为增加生产总值,努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

在配套的政绩考核方面,会议提出强化教育和考核,从思想上纠正不正确的政绩导向。贫困地区要把提高扶贫对象生活水平作为衡量政绩的主要考核指标。“中国经济进入增速换挡期、转型升级关键期,需要更深入地认识生产总值增速,并且把这种新认识通过政绩考核的指挥棒来确保实现。”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说。

王军认为,发展不仅包括GDP增长,还应当包括结构调整的推进、民生的改善、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等丰富内涵。要真正实现这些,离不开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中组部近日已经印发了《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

可以预见,明年各地在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等领域,会有更大的工作力度和更令人满意的进展。”王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