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服务型政府建设:缩减政府权力 建立一个“小政府”

04.07.2014  12:36
昆山街景

昆山有个“小政府

提到昆山时,人们总是津津乐道于这个城市的经济实力,以及从这里走出了多少市长、省长,但昆山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极高的政府服务水平

本刊记者 苏清涛/江苏昆山报道

从一件小事讲起。

2014年5月30日上午,本刊记者去户口所在地昆山市长江派出所补办身份证,从填表格,再到录入指纹、照相、缴费,一共只用了不到5分钟时间。

尽管快得出奇,其实并未“出乎预料”。在昆山,政府的行政效能之高,记者早有深刻体会。几年前,记者曾去昆山人才市场办理落户手续,工作人员只确认了一下三方协议书就盖了章,不到一分钟就办妥了,没有在很多地方曾遇到过的“刁难”。记得当时初次去长江派出所办身份证,效率高自不必说,尤值一提的是,民警办公室的门上竟然写着“不用敲门”!这四个字的小小提示,让人心理上特别舒服。想起前段时间在西部某省直机关采访时,在一个办公室的门上看见“请敲门”的提示,脑海里立马跳出了昆山的“不用敲门”,二者之觉悟高下立现。

多年来,不少人在提到昆山时,总是津津乐道于这个城市的经济实力,以及从这里走出了多少市长、省长,但在本刊记者看来,昆山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极高的政府服务水平。李克强总理曾反复强调,政府职能改革的重点,就是要以简政放权为突破口,一方面管好政府“闲不住的手”,另一方面做好公共服务,建设一个服务型政府。昆山,就是服务型政府的典型,昆山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政府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这“三转”的新做法、新思路。

6月中旬,本刊记者再次来到昆山,探秘一个服务型政府是怎样炼成的。

政府从不对企业说“

自2005年以来,在矿产、土地、物产等自然资源方面没有任何优势的昆山,连续9年蝉联全国百强县榜首,走出了一条“零资源经济”的超常规发展之路。

调查中本刊记者发现,昆山当地基本没有土生土长的企业,它的发展,主要依赖外资,尤其是台资。走在昆山街头,四海游龙、彰化肉圆、两岸咖啡、台湾盐酥鸡……众多台湾特色小吃店鳞次栉比;妈祖庙、台湾宗仁卿纪念医院、华东台商子女学校……种种“台湾元素”在这座被称为“小台北”的城市随处可见。截至目前,昆山共吸引台商总投资额超过520亿美元,占全大陆台资的1/9;在这里共生活着10万台胞。

昆山凭什么能吸引台资?

一个例子或许能从侧面释疑。6月12日下午,记者在昆山开发区管委会一位副局长的办公室里采访时,该局长接到一个来自太极能源公司的电话,该公司需要招一个懂韩语的员工,但面试官里没有懂韩语的,希望管委会能找一个懂韩语的人来帮忙。正好,管委会这边有位科长懂韩语,副局长马上安排她去企业帮帮忙。“这是我们平时对企业服务中很小的一件事”,这位副局长不以为然,“昆山对台商从不说‘不’,建立了‘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工作机制。

昆山服务”,是昆山吸引台商的核心竞争力。记者在紧邻管委会大楼的台协大厦看到,昆山市“马上办”服务中心的办公地址,就跟台商协会在同一层楼。

随着各地招商条件日趋同质化,昆山不仅在宜业宜居的外部环境打造上更加上心,还注意到了台商们的精神认同需求。2012年以来,昆山率先提出通过实施家园意识、融合文化发展、开展节庆活动等工程,全力打造“宜业、宜居、包容、认同”的台商大陆“精神家园”。昆山台商协会辅导会长、南宝树脂(中国)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孙德聪认为,昆山的做法是从经济到精神的升华,与台商乡亲的需求不谋而合,是提升投资环境的一大创新。

在周市镇“花都艺墅”小区记者了解到,这里的1000多户居民大多是台商,贯穿全年的花卉节、美食节、运动节、艺术节和两岸同宗同源的各种节庆活动,让大家有了更多交流相识的机会。甚至还有两名台商住户担任了居委会委员。台湾海基会前董事长江丙坤前来参观时感慨颇深:“社区为广大台商营造了家的感觉,他们真正把昆山当成了心安之处、第二故乡。

扎根昆山21年的巨峰机械董事长蔡一民,现在是昆山台商协会监事长。他告诉记者,目前已有数千个台商子弟在昆山本地学校就读,这意味着几千个台商家庭真正在这里扎了根,这是昆山不同于其他台资密集区的最大特色。

分管对台工作的昆山市副市长夏小良提及一个细节:一些台商在回台湾前曾给他发来短信,告诉他“我到台湾出差了”,“这说明很多台商实际上已把昆山当作了自己的家。

管住政府“闲不住的手

这种高水准“昆山服务”品牌的炼成,不是一蹴而就的。

早在2000年,昆山就提出了建设 “服务型政府”的目标,但刚开始的几年,仍然存在着公务员“吃拿卡要”、推诿扯皮、办事效率低等现象。2005年开始,昆山搞了一个“不作为案例评选”,对个别故意刁难、不作为、乱作为的公务员做出严厉处罚。到现在,这个评选已经“作古”,“因为到后来找不到不作为的案例了”,昆山行政服务中心主任徐红生告诉本刊记者。

2003年,昆山率先成立了目前已处处可见的行政服务中心,按照“一个门受理、一座楼办事、一个窗收费、一条龙服务”的运作模式,对进驻事项实行统一接件、统一管理。这个中心与其他地方最大的不同,就是有两个公章,一个是部门的公章,一个是中心的行政审批专用章——后一个章在江苏省范围内都有效。也就是说,即使有部门想“”也是枉然。两年后,本着“少进一次城,少跑一家门,少找一个人”的工作宗旨,市级行政审批服务开始向村镇延伸,全市164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便民服务室。

家住张浦枫情佳苑小区的张根生,以前对药费报销很有意见,因为要跑到好几站远的街道服务大厅,还要排很长的队。现在,他只要将相关材料拿到小区的服务站,工作人员就会帮他办理,药费几天后就能打入账户。

2008年开始,昆山针对职能部门行政收费实行“零增长”考核:哪个部门收得少,就对其进行奖励,哪个部门收得多,就对其进行处罚。“这些制度主要是防微杜渐。现在没有哪一个干部会到企业搞‘三乱’,那是很可笑的事情。只要企业一个电话,乌纱帽就会丢,你说值不值?”昆山市一位干部深有感触地说。

为了让“减法考核”落到实处,昆山市明确,凡没有省级以上文件规定的收费项目一律取消,有收费幅度的一律按下限收取,收费额较大的项目则限额收取。昆山市市长路军说,按照 “执行政策就宽不就窄、必收费用就低不就高、审批程序就简不就繁”的要求,昆山建立健全行政审批事项动态清理制,该取消的必须取消,该下放的坚决下放,该授权的充分授权,该合并的一律合并,形成更顺畅、更便捷、更高效的行政服务网络。

徐红生指出,政府职能改革的目标就是不断缩减政府权力、建立一个“小政府”。

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是昆山建设“小政府、大社会”的又一个尝试。去年4月,昆山市司法局通过招投标,与一家律师事务所签订购买法律服务合同,由律师事务所派出律师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担任调解员。律师参与人民调解后,调解成功率高、速度快,当天结案的占到一半以上。

昆山市司法局局长沈清表示,引入政府购买公共法律服务机制,打破了以前人民调解“既养人、又养事”的传统模式,实现了法律专业化社会服务与矛盾纠纷化解的良性结合。

外来人口“同城待遇

向社会购买服务,是昆山新近才出现的一个亮点,此前由政府直接提供的服务更是深入人心。

在全国范围内,图书馆是2011年之后才开始免费向公众开放的,但昆山从2007年起就敞开了免费图书馆的大门;现在,免费图书馆遍布各乡镇,成为昆山城乡一体化的一个注脚。

早在10年前,昆山就在江苏省率先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区分,使户籍不再成为农民在城市定居、工作的障碍。昆山也早已实现了医保全民覆盖,农民大病统筹医疗费用最高可报销20万元。73岁的虬泽村村民彭友新告诉本刊记者,他和老伴领的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退休金,这比农村基本养老保险退休金水平要高,“我们现在每个月可以领到2800元。

据了解,昆山允许农民通过灵活就业将参保平台纳入“城保”。彭友新颇为自豪地告诉记者:“我和老伴不用靠儿孙养,我每个月还能给孙女500元生活费。”这让他在孩子面前“很有面子”。老人“面子”的背后,是当地政府在民生领域的大幅投入。近5年昆山在养老金补贴、居民医疗保险补贴等累计投入达23亿元。

昆山有外来人口90多万,超过总人口的一半。如何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外来人口?这也是一个重要课题。昆山市政府对外来人口管理有个共识,即“融入重于监管”。为了让“新昆山人”尽快融入当地,昆山市实现了外来人员子女读书的“同城待遇”,3万多名适龄儿童100%实现在公办学校上学。同时,通过开设“新昆山人之家”网站、设立外来人员法律援助站、在开发区和各镇成立外来人员培训学校,加强了外来人员的法制教育和技能传授。

这一系列做法固然与当地的财政实力分不开,但是,“改革成果让百姓共享”的价值观,“一切以百姓满意为出发点”的执政观,这才是关键。

政府小,服务大。优质的政府服务,不仅“诱惑”了投资者,也使人才更愿意扎根于昆山长期发展。这是昆山人手中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