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苍科技扶贫发力助“斩”山区“穷根”

26.06.2017  17:10

 

 

省科技厅厅长刘东(中)、旺苍县委书记刘亚洲(右二)调研科技工作。

 

群众使用测土配方施肥专家咨询系统。

 

在农业园区建起的病虫害测报站。

 

有机茶叶产业园区。


        □ 向仕新 文/图
    龙凤镇水稻直播轻型栽培技术示范点,去年亩产达到600公斤,由于省去育秧、拔秧、移栽等环节,亩平均节约劳动力3—4个,节省成本250—350元,亩节支增收200元左右;
    东河镇、白水镇、金溪镇等7个乡镇今年采用县里引进的通威集团“365”科学养殖模式(“3”指以主养鱼获得增值、以调水鱼改善水质、以调底鱼改良底质。“6”指精准组合投喂、均衡增氧、藻菌调控、鱼病防御、“”技术、底排污6大关键养殖技术。“5”指综合经济效益提高50%)养殖草鱼、鲫鱼、鲤鱼、花白鲢等各类鱼苗30万余尾,预计养殖户年均增收可达2-5万元,可持续带动近1000户贫困户稳定增收。
    东河镇凤阳村猕猴桃种植户在“四川科技扶贫在线”旺苍运管中心农技专家的指导下,产量稳定,效益凸显,参加种植的55户贫困户户均年增收可达万元以上……
    6月22日,笔者在旺苍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了解到,该县不断深化开展的科技扶贫行动已成为帮助解开贫困山区增收致富密码的“金钥匙”,有效帮助全县97个贫困村的贫困人口实现逐年稳定脱贫。
发展科技产业
    适合本地规模化发展的茶叶、核桃产业如何提升科技含量,打造群众致富“摇钱树”?
    近年来,旺苍县建立的“科研院校—县茶办—乡镇农技站—村社(合作社)茶技员—茶农明白人”五级茶叶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彻底更新了昔日“家庭作坊”式的种茶模式。育苗,采用短穗扦插栽植;施肥,全部施用有机肥和茶树配方肥;防病,采用国家规定的生物技术;采摘,分批留叶;同时对杀青、摊晾、干燥、提香、筛分、入库等环节都统一了技术标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力量在该县茶叶、核桃、畜牧、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实现跨越发展中得到了充分展现。”县委书记刘亚洲说,“到去年底,全县绿茶种植面积已扩大到20.2万亩,黄茶种植面积达到0.4万亩,年产量6000余吨,年产值已超过12亿元;带动茶农户均增收超过了8000元。
    “建设智慧型高科技企业是我们的目标。”该县米仓山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何旭伦说,“借助科技力量,全县茶业品质稳步提升,公司先后建成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中国茶叶加工示范基地。‘米仓山茶’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已辐射带动了高阳镇、木门镇、五权镇、三江镇等地1.8万余户茶农 (其中贫困户3780户)发展茶叶产业增收致富。
    为全面提升核桃产业科学发展水平,该县先后成立核桃研究所;与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建成川东北首个核桃品比园;成立“旺核2号选育推广及应用”课题组;建立核桃数据库;全力提升核桃产量和品质。2016年,全县核桃产量超过2万吨,产值超过8亿元,种植户户均增收超过1500元。今年,在巩固50万亩核桃产业规模的基础上,力争丰产栽培技术普及率达到85%以上,亩效益增加30%以上。“‘互联网+’也已成为全县科技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负责人向荣贵说,目前已在现代农业园区、旅游景区建成 “互联网+电商”“互联网+智慧农业”“互联网+乡村旅游”等信息平台10余个,其中米仓山茶业产业已建立县级电商运营中心和乡村服务站点,以茶叶为主导产业的贫困村互联网覆盖率达到100%。电商销售成本从初期的20%降低到5%,运输成本从初期的30%降低到10%,利润提高35%以上。
壮大科技力量
    东河镇凤阳村科技扶贫“一对一”由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负责,主要加强猕猴桃科技产业、规模猪场圈舍设计与改造、粪污处理与循环利用技术。
    高阳镇关山村、双午村、古柏村科技扶贫“一对一”由四川省科技信息研究所负责,主要加强养羊、柴胡药材种植、养鸡等种养产业科技支撑。
    张华镇松浪村科技扶贫“一对一”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负责,主要强化猕猴桃、核桃、果树和粮油科学种植技术的推广和利用。
    去年9月30日,旺苍县脱贫攻坚帮扶单位——省科技厅制定出台“一对一”科技帮扶当地贫困村的具体任务表,聚集全川优秀科技人才倾力提供技术服务,着力建设科技服务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省科技厅选派到该县高阳镇关山村任第一书记的董文刚介绍,关山村按照“大学(科研单位)+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通过社会各界资助,村里不仅实现水、电、路、网全通,还发展起了肉羊、肉鸡、中药材、核桃、蘑芋等五大支柱产业,建立了“优种+优产+优供+优销”“四优”富民产业链。
    董文刚说,通过科技帮扶,关山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到去年底将近翻了两番,其中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超过6000元,40%的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提前2年达到了脱贫目标。
    为进一步夯实科技扶贫基础,该县目前已建成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四川科技扶贫在线”旺苍县运管中心和科技星创天地,建成13个特色产业科技专家大院、1个院士(专家)工作站、392个县乡村三级 “乡土人才超市”;先后引进创业导师13名,入驻科技型经营主体50家,投入种子资金500万元,培育了一批科技特派员、科技微小企业和农村电商。
    与此同时,该县还在每个行政村选派大学生村官、村干部、农技人员、企业技术员等757人担任科技信息员,到目前已及时收集推送群众发展产业遇到的技术难题、技术需求近3000条;在农业、林业、畜牧、水务、农机等行业选派技术专家223人,在线解答技术咨询近2600条;选派22名科技副乡(镇)长和30名科技扶贫特派员,与省市选派的40名科技特派员一起对贫困村开展全覆盖科技帮扶,形成了“省市科研单位+县乡村技术人员”五级联动的科技扶贫人才体系。
强化科技示范
    大型种植大棚群;多组监控探头;多组自动喷淋系统;自动排风系统;湿帘降温系统……从去年10月份开始,建在省道202线旁的旺苍县尚武镇寨梁村光伏发电生态农业园,成为我省首个“光伏+种植”扶贫示范样板。
    该园区主要由省科技厅主导帮扶建成,项目总投资360万元,利用光伏发电能源建成脆红李采摘园132亩,以及羊肚菌、竹荪、黑木耳、银耳等特色产业种植园。该村还成立光伏发电农业专业合作社,将65户贫困户全部纳入专合社予以帮扶,采用“科研机构+龙头企业+村集体+专合社+贫困户”的模式运行。
    寨梁村第一书记张阔生介绍,目前,该园区年收益按照贫困户80%、村集体10%、专合社10%的比例分红,户均增收超过3000元;目前已带动全村发展脆红李产业350亩、中药材350亩,实现了“一村一品”集体经济发展、休闲观光旅游、餐饮服务“一举多赢”。
    “在建设科技扶贫示范县工作中,全县已创新建立了‘1+6+5’科技扶贫模式。”该县县委副书记、县长余飞宇介绍,“1”就是建立特色专家大院等一批科技服务平台,“6”就是健全组织、服务、支撑、集成、示范、评价等六大科技服务体系,“5”就是创新投入保障、利益联结、绩效管控、激励促进、宣传导向等五大科技服务机制。
    目前,围绕 “科技扶贫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村+示范户”四级示范体系建设目标,该县已着力打造了科技示范乡镇27个、示范村47个、示范户215户,大力开展茶叶、核桃、畜禽、中药材、光伏等特色产业技术示范。
    到目前,全县已推广转化“旺核2号”及“中黄1号”等新品种10个;推广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及绿色防控等新技术10项;推广“魔芋-玉米”间种、“核桃-柴胡”套作等新模式10个;建立了“互联网+电商”“互联网+智慧农业”“互联网+乡村旅游”3个示范点。广元黄茶、米仓山茶、杜仲雄花等知名品牌已形成龙头带动效应。
    科技之力已成全县精准施策脱贫攻坚的强力支撑。去年,全县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9.6%,助推全县精准完成9042名贫困人口脱贫、17个贫困村退出的目标任务,全县贫困发生率下降至7.06%;今年力争科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助力完成30个贫困村退出、9283名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任务。

1—5月巴中市实施科技扶贫项目30余项
    1—5月,巴中市共实施中药材、核桃、食用菌、茶叶、巴山土鸡等科技扶贫项目30余个,投入资金848万元,引进转化先进实用科技成果13项、新技术11项、新品种21个,开展科技培训60余场(次),在各县(区)建立“科技扶贫在线”服务平台,为20190户贫困户解决技术难题,受益贫困村319个、贫困人口5.扶贫与移民
开江县三大措施激发林业产业脱贫新活力
    开江县为最大限度地激发贫困村的脱贫潜扶贫与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