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第一时间深度解读今年政府工作报告
原标题:第一时间深度解读今年政府工作报告 | 智谷趋势
来源:智谷趋势
严九元
1
今天(5日)上午,李克强做《政府工作报告》,释放了若干重要的济信号:
1.经济增长目标再度下调;
2.宏观调控提出新的方法论;
3.回应外界唱衰中国经济的质疑;
4.财政政策将全方位发力,货币政策料将比去年更宽松;
5.金融和国企改革突出“稳增长”色彩;
2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将经济增长目标从去年的“7%左右”下调为“6.5%—7%”。
这一目标的下限,是基于要完成“十三五”整体目标,年均经济增速不能低于6.5%这一底线。
除此之外,今年的增长目标相对定得较低,主要原因大致包括以下几点。
其一,中国经济增速已经连续两年没有达到预期值的中间值,2014年预期增长7.5%左右,实际增长7.4%;2015年预期增长7%左右,实际增长6.9%,如果扣除金融业增长因素,实体经济表现更差。
如果2016年继续保持7%左右的增长目标,实现的难度较大,政府不能为了较高的目标增速过分强化“稳增长”措施,这会让结构调整缺少空间。
其二,政府必须向外界释放明确信号,政府的政策目标仍是在中短期“稳增长”和中长期“调结构”之间的平衡,经济政策没有全面倒向“稳增长”这一侧。
3
在总结2015年工作时,对“宏观调控”工作的表述出现新的变化。
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总结2014年工作时,强调宏观调控是“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实施定向调控”,而今年在总结2015年工作时,则用了“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实施定向调控和相机调控”。
由“区间调控+定向调控”变为“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相机调控”,主要是强调政府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方面抓住时机进行窗口操作,对于稳定经济 金融形势有着重要意义。从方法论上,政府要将整体调控目标和短期“相机抉择”充分结合起来,这预示着2016年,政府还会进行应对中短期债务和流动性风险 的“相机调控”,并综合考虑调控政策实施的节奏和内外环境。
4
明确回应外界关于中国经济的“唱衰”质疑。
国内外舆论在“两会”召开前,对中国经济增长形势多有分歧。国际知名的评级机构穆迪最近将中国的主权评级展望调为负面,更引起外界对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广泛担忧。
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对去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原因进行了解释。
2015年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国内深层次矛盾凸显,境内外因素的叠加加剧了中国经济运行的困难;6.9%的增长是在经济总量超过60万亿的高基 数基础上取得的,“现在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的增量,相当于5年前1.5个百分点、10年前2.5个百分点的增量。经济规模越大,增长难度随之增 加。”
李克强想释放的信号很明确:在短期不利因素和长期增长放缓压力的综合作用下,中国经济增速出现下降非常正常,从总体来看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仍然是好的。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全球对中国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都很关注。外界对中国经济的预期,深刻影响股市、汇市乃至大宗商品等各种金融市场,官方因此更加重视对外界宏观预期的管理,以维护金融市场的平稳和良好的外部环境。
5
财政政策将全方位发力。
2016年宏观政策发力的优先方向是财政政策。
2016年全国财政赤字目标上调到2.18万亿,比去年多增5600亿,相对去年比前年的增长数,多增2900亿,增幅达107%,赤字率也从去年的2.3%大幅提高到3%。
同时,今年地方政府财政赤字的扩张规模明显大于中央政府,这反映出中央政府对经济下行情况下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增长乏力的担忧,给地方政府应对潜在债务风险留出较大空间。
李克强在报告中宣布,今年5月1日起全面实行“营改增”(营业税改增值税),以降低全社会税负,确保“所有税负只减不增”,这对于稳定今年新加入“营改增”的房地产、金融、建筑、生活服务等行业是明显利好。
这也反映出政府经济刺激方式的新调整,逐渐从扩大政府支出转向以减少政府收入减轻企业负担作为财政扩张优先方向。
6
货币政策料将比去年更宽松。
在表述货币政策时,今年的表述由去年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调整为“灵活适度”,更加强调“灵活”这一特征,并且强调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而“充裕”一词在去年的报告中并未出现。
今年广义货币增长目标从去年的12%重新调高到此前几年的13%,也释出货币政策将比较宽松的信号。
事实上,在此前G20峰会前后,财政部长楼继伟和央行行长周小川都做出了关于全球货币政策基调要总体宽松,中国货币政策事实上“稳健略偏宽松”的有关表态,政府工作报告的表述和提出的目标再次确认了这个信号。
但《政府工作报告》仍然强调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尤其是在中国作为G20轮值主席国的情况下,不太可能放任年内人民币汇率持续大幅贬值。
货币宽松,尤其是降息,可能给汇率造成较大的压力,因此今年的货币宽松将更注意力度和节奏,降息、降准和公开市场操作将结合使用,降准工具使用力度可能强于降息。
7
谈论金融改革次序明显前移。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将部署2016年金融工作的段落从以往在相对靠后的“推动改革”的部分提前到关于最前面的“宏观调控”的部分。这反映出高层认为,当前金融工作对短期经济有重大影响。
金融改革中关于各项具体改革目标的表述,和往年差别不大,但有两个细节特别值得关注。
第一是明确提出“加快改革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制”,这对于外界已经讨论很久的监管机构改革尤其是一行三会的合并重整问题,释出了相对积极的信号。
第二,强调扎紧制度笼子,整顿规范金融秩序,打击金融诈骗、非法集资和证券期货违法,严守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这也表明了高层的一种 判断,去年年底以来包括“e租宝”等一系列事件的曝出,已表明金融系统性风险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不确定因素,需要予以高度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过的“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并没有出现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
8
谈及国企时更强调发展。
去年在谈国企改革时,首先讲的是分类推进改革,加快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试点;而今年在谈国企改革时,首先强调打好国有企业“提质增效攻坚战”。
今年的国企改革发展,更突出要求国有企业特别是央企进行结构调整,创新发展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
换言之,去年谈国企改革,更优先考虑的是混合所有制改革和经营管理机制层面的问题。而今年则更强调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国有企业本身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有机整合,侧重点从所有制层面更多转向了产业层面。
虽然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产权机制调整、混合所有制改革和人事改革上基本重申了去年的表述甚至还有所延展,但在语序上相对后置,反映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高层希望国企能够更多发挥“稳增长”的功能。
责任编辑:倪子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