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诺贝尔奖是“计划”出来的吗?

10.10.2014  11:26

    · 付克友

    当日本政府在2001年的第二个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中提出,要在50年内拿30个诺贝尔奖,曾引来外界哗然。不过,日本现在却真的正在朝着这一目标靠近———10月7日,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两名日本科学家和一名日裔美国科学家,以奖励他们发明了新型节能环保光源“高亮度蓝光二极管”(LED)。而在过去14年,已经有13位日本人获得诺贝尔奖。

    从目标的提出,到诺贝尔奖频频被日本人收入囊中,这似乎雄辩地证明了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即诺贝尔奖是一种国家计划的产物。而且日本现实的科研体制,也的确有很强烈的政府参与色彩。一方面,日本政府长期坚持“科技立国”的基本国策毫不动摇,对科研的经费投入超过GDP的3%,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另一方面,日本的科研体制被称为产官学合作的国家创新体系,即在政府的有效支持和干预下,对国立大学和科研机构、大型企业研发部门等进行整合与规划。怪不得有人认为日本是在用“举国体制”推动科技创新。

    但是,日本的诺贝尔奖真的是“计划”出来的吗?这可能是一个需要正本清源的问题。

    的确,日本政府提出了科研的“计划”,但是这个“计划”是任何一个政府都可能提出的计划,即只是政府对公共责任的划定和对工作任务的安排,而和通常意义上的“计划体制”无关。

    日本政府之所以重视科研,是建立在科研的“正外部性”基础上的,即科研能够让整个社会受益,从而需要政府鼓励,如果完全由私人投入,可能造成科研供给不足。科研的重要程度怎么强调也不过分,因此日本政府的重视程度也不过是公共责任的体现。在资金投入之外,日本政府的这种公共责任,还体现在建立号称“全世界最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保障体系上。正是因为有了法治保障,像索尼这样的公司才敢对一种产品动辄投入巨额研发费用,从而缔造商业神话。也就是说,日本政府的所谓“计划”,并没有越过公共责任的界限。

    从科研体制上说,产业界、政府和学术界合作,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并不是让政府来主导科研。与其说这是政府的计划,不如是市场的选择。日本大企业委托大学进行研究,既能降低研发成本,又能保证研发质量;日本大学从企业聘请研究人员担任教师,这些人更了解社会需要,也更适宜开展市场针对性的研究。事实上,由政府主导的科技研发,在数量上仅占日本科技创新数量的20%,其他创新都是由企业实现的。瑞典皇家科学院在这次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奖词中说:“20世纪是白炽灯的,而21世纪属于LED光灯。”LED灯的问世,让我们拥有更持久和更高效的替代光源,并得到广泛应用。这显然不是计划出来的,而是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市场机制中激励出来的。

    因此,当我们在羡慕并赞赏日本的“诺贝尔计划”时,一定要明白,此计划非彼计划。毕竟,诺贝尔奖不是那么容易计划出来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