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立德修身 以文化人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03.05.2017  11:16

  编者按:2017年5月3日,四川日报以《四川师范大学:立德修身 以文化人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题,报道了我校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构建师大特色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格局的做法。采访了校党委书记、校长丁任重。

  (原文网址: http://epaper.scdaily.cn/shtml/scrb/20170503/162290.shtml

 

  四川师范大学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形成了具有师大特色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格局。

  贯穿三大阶段,突出师德养成

  “低年级学生以‘适应——养成、转变、目标’为主题,开展入学教育、适应教育和公民素养教育;高年级学生以‘成长——价值观塑造、学业发展、能力成长’为主题,开展价值观教育、学业发展教育和能力提升教育;毕业生以‘发展——面向未来,促进人生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职业素质教育和社会心态及幸福观教育……”这是四川师大党委书记、校长记丁任重在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会上的讲话。四川师大将道德教育、师德养成教育与专业学习结合,作为人才培养主线,贯穿学生在校的“适应期、成长期、发展期”三大阶段,构建具有师大特色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格局。

  坚持正面导向,诠释师德内涵,展示师德风范。学校定期开展“师德标兵”和“师德先进个人”、“教学新秀”、“十佳优秀辅导员”、“十佳特等奖学金”“自强之星”等先进教师和优秀学生典型的评选和事迹宣传,举办“最美地震老师”、“最美乡村教师”、基层就业先进典型等专题宣讲,通过《师大故事》《优秀教师风采录》,传递教师的时代精神内涵和师德正能量,学习身边人身边事。

  坚持知行结合,内化师德于心,外化师德于行。“育人为本,敬业爱生;传承文明,启智求真;为人师表,弘扬正气;崇尚科学,勇于创新……”这是每年学校新进教师宣誓誓词。集体宣誓活动只是川师大师德建设的一个缩影。多年来学校坚持实施师德宣讲、教师礼仪、师德承诺和师德档案“四大工程”,落实教师进班级、管理服务部门工作人员进一线、政工人员进寝室教室社团、教师带领学生进社会的“四进制度”。带领学生通过义务家教、贫困山区支教等活动践行教师精神,将师德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加强文化建设,聚焦素质教育

  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四川师大围绕校训“重德、博学、务实、尚美”的内涵实质,策划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的素质教育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同时,针对低年级、高年级,师范生、非师范生,理工类、人文社科和艺术类等不同类别学生,努力构建覆盖面广、针对性强、引导力大的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理工科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和人文社科和艺术专业学生实践基地等三大基地,培养全面发展人才。

  继承与创新结合,突出精神文化主题。四川师大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期精神文明成果的结合,注重发挥中华文化的熏陶滋养作用,注重发挥党史国史教育、“四个自信”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精神塑造作用。把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学校正在实施的“青年导航工程”“青年强基工程”“青年创业工程”“青年博雅工程”“青年博爱工程”五大青年工程。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将爱国主义教育、时代精神教育、民族团结教育融入校园文化活动。每年面向师生开展“嘤鸣园”传统文化讲座、国学经典品读周等系列活动。坚持传统活动阵地与新兴活动阵地结合,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与一体化发展,实施“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计划,加强思政微博、校务微博,加强新媒体联盟和易班等网络载体建设,形成全覆盖、立体式的网络教育体系。

  教书育人与环境育人结合,突出育人文化主题。在课堂主阵地方面,严把制度建设关、课程内容关、讲授监督关,建立课堂教学巡查、教学督导督查、同行评议、学生评价和讲课大赛相互结合,全面评价和随机抽查互补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健全领导体制,完善工作机制,落实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加强课程建设,不断提高思政工作队伍综合素质。坚持改善办学条件与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并举,教学楼、公共区大量使用师生的绘画、书法及雕塑作品,反映学校历史的老照片,与师范教育密切相关的名言警句等。校内专门修建了校史主题公园,设立解读学校精神文化的辞赋、雕刻以及反映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理念的雕塑。学校景观和干道名称均取自古代典籍或学校历史。

  以美启智与以美育人结合,突出美育文化主题。1985年学校创办了全国高校第一所以艺术素质教育为主要任务的校中校——四川师范大学美育学校,2010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学校从1985年开始每两年举办一次“尚美杯”大学生艺术节,素质教育成效显著。2006年,被教育部授予“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四川师大以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美育学校”和“尚美杯”大学生艺术节为主要载体开展丰富多彩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把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内化为人生修养。

  丁任重(学校党委书记、校长):

  四川师大坚持把建设大思政工作队伍作为做好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抓手。一是管理队伍。学校建立和落实校领导上讲台讲思政课、校党委书记全程指导思政课集体备课、中层干部担任学校党校教师、政工干部担任骨干网评员及易班、新媒体联盟指导教师等制度,形成管理队伍齐抓共管思政工作的联动机制。二是教师队伍。学校实行资格准入、加强课程管理、实施教学改革、打造名师团队,建立起高水平的思政理论课教师队伍;落实班导师制度、心理咨询教师教育疏导制度、学生公寓辅导员制度,选聘教师担任班导师、学生社团指导教师、心理咨询师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指导教师;选拔学院党委副书记、大学生辅导员和普通党员教师担任学院宣传员,实现专兼结合。三是编外队伍。从2010年起,学校连续6年开展“暑期家访万里行”,学生家长成为学校思政工作的重要编外力量;每年邀请优秀校友回校参加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汇聚起又一支感染力大、感召力强的思政工作队伍。四是学生骨干队伍。学校制定学生骨干培养办法,组建大学生理论宣讲团、大学生志愿服务队,学生骨干发挥了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示范带头作用。

  戴剑飞(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学校和学院要求、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动转变教学观念,强化教学研究,深化专题教学,创新实践教学,建立多元教学手段和评价体系。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体会到必须认真贯彻落实《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通过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教学实践,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传递给学生,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焕发出勃勃生机。

  赖亚男(法学院学生):

  大一的新生军训、参观校史馆,大二的心理健康辅导、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大三的创新创业指导、师范生能力素质养成,大四的社会实践、职业素质教育,这些具有师大特色的思政教育活动贯穿了我的整个大学生涯,感觉到学校在为我们的成长成才搭建平台、创造条件、提供机会。毕业后,我要去贫困地区当一名教师,谱写无悔青春,成就个人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