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校企合作 共育新兴产业人才

26.08.2016  20:45
作者:记者 吴平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高玥带游客体验森林浴。
        □本报记者 吴平 文/图
    “背着手走路要不得,不利于血液循环,前后拍打胸和背部则非常好……这里地势稍平,我们做一组腹式呼吸……这棵是香椿,芽叶有药效,和臭椿的不同之处在于……”8月12日,在四川第二届森林康养年会期间,在森林体验师、研二学生高玥的带领下,同样的森林小路有了不一样的走法和收获。
    距离第一届年会已经过去一年,我省启动了十个森林康养示范基地试点建设,人才培养是否跟得上?记者走访了相关学校,进行了采访。
拿什么跟上潮流?新行业呼唤新型人才
    “夕阳”的事业,是“朝阳”产业,四川颐养广元分公司院长费娟认为,但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才。康养、护理、康复等专业人才尤其缺乏,招到合适人选成为最大困难。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导师李梅认为,森林休闲体验养生(康养),是技术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产业,重视并建立人才成长与发展的机制与平台是吸引人才的关键,除薪酬激励外,营造快乐工作的氛围,价值体现的绩效评价体系是吸引人才的重要路径。
    “属地培训,充分调动林场等技术人员、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力量,加之医疗机构介入等,可破解人才培养难题。”李梅说。
    高玥所在的四川农业大学,设有森林经营与管理专业,研究生阶段设有“景观评价与生态旅游”方向,学习导游学、树木学等课程。
    高玥等曾经跟随导师参加了利州区牛头山、南充白云山、江安连天山等多个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设计。因为多次深入实地,高玥这次上手较快,能将天曌山景区的一草一木一步道介绍得清晰流畅;关于健康、休闲体育等知识,则是通过平时看书、看新闻等积累而来。
    该研究方向研一到研三总共有11个学生,他们能否成为首批专业的森林康养师?
    “因为四川森林康养刚开始起步,研三师姐毕业后一个去县林业局,一个到林业设计研究院。”高玥认为,对于她自己来说,去到设在森林公园、林场等的康养基地工作,也在考虑中,“康养旅游季节性很强,有利于更好地支配工作时间。”
借力现有资源大专院校先行先试
    攀枝花借助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冬季阳光康养已产生品牌效应,攀钢集团也豪掷100亿元进军该产业。然而人才储备却远远跟不上行业发展。
    对此,华西希望集团攀枝花花舞人间实业有限公司筹划打造全国第一家康养学院,培养专门人才。“初步打算跟攀枝花学院合作,该学院有旅游、临床护理等专业,借助其师资力量,打造独立的本科二级学院,开设护理、康复为主的专业课程。”公司康养负责人李准介绍。
    “理想的话,康养学院计划明年9月1日开学。为了提高专业吸引力,我们考虑与国外联合办学,学生可以拿到双文凭。”李准说,“和养老、医养相比,康养的内涵更广,因为很多年轻的亚健康群体也是产业目标客户,从护理员到健康顾问,名字的改动,也许就能吸引更多有志于此的年轻人。由于公司既是用人单位、也是教育机构,会让教学具有市场针对性。”
    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康指出,对于新兴产业的人才培养,国外是产业、行业牵头,制定培养方案:学历层次、培养目标,工作岗位、技能要求、知识结构等,有了这些依据,学校才好设置教学任务,围绕任务来编写教材、组织教学。培养方案如果不接地气,学生离校后就面临就业尴尬。
    广元市川北幼师开设了旅游、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还将合并广元职工医学院(成人高校)的卫生健康管理护理专业。“这样就能优势互补,为康养产业培养全日制的专业人才。”校长张廷鑫说。
    不过人才培养方案到底适不适合市场需要?还需进一步跟用人单位调整。在13日的康养年会上,川北幼师与成都腾达投资公司签订了框架协议,双方会加强对接,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完善康养人才培养方案。

      新闻来源: http://www.country.sc.cn/shtml/scncrb/20160819/43494.shtml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微信 更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