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无形 大美若逝——《成都日报》对话我校做“善工”的金磊磊老师
《成都日报》专版大篇幅报道金磊磊老师
主持人语
东汉时期张道陵在四川建立五斗米道,四川也因此成为道教发源地。天府之国,山间野外,道教石刻星星点点,透出道教曾经的兴盛和时代的印记……青年画家金磊磊在她的画作中努力向世人传达这些石刻被时间冲刷后那种别样的美,又以“道”贯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培养一群特殊孩子以画为情感载体,学习用绘画进行自由的心灵表达。
本期嘉宾
金磊磊,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现任教于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2年入驻蓝顶青年艺术村,曾参加四川省第七届新人新作美术展、蓝顶艺术节“一个展览”“以小见大”当代艺术邀请展等。作品荣获Hiii Illustratio国际插画大赛个人组优秀作品奖,2014年度“新锐艺术新星奖”等。2014年3月起负责蓝顶和武侯区“善工家园”合作的公益项目“蓝顶特需艺术课堂”。
对话
“慢生活”即道家的生活
记者(以下简称记) :您之前个人画展的主题“大美若逝”想表达怎样一种意境?
金磊磊(以下简称金) :“大美若逝”追求的是一种遥远的美感,一种由于时间的流逝而沉淀下来的隽永的美。我这次展览包含两个系列,一个是我的水彩小品《道无形》系列,另一个是综合材料小品《梦回龟兹》。这两个系列的作品都因为题材历史久远而显得神秘。尤其是《道无形》系列,是我对道教主题作品的一次探索。我走访剑阁鹤鸣山等地的道教石刻,看到那些石刻经过千百年的风吹雨打,都已残缺甚至模糊不堪,突然感受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朦胧之美,那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使得很多看上去很普通的事物,在追忆中就显得美起来。这就是我想在“大美若逝”中表达的意境。
记: 四川是道教的发源地,可以说它是地道的本土文化。
金: 其实道教不仅是本土文化,它也是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英国汉学家李约瑟曾说,“中国文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而这棵大树的根就在道家。”今天,以佛教为题材的作品与石刻,都呈现出一种香火鼎盛的状态,但以道教文化为主题的艺术创作却显得有些“人迹罕至”,这不得不说是令人遗憾的。
实际上,道教文化并未随着时间流逝而消失,反而在2000多年的发展和传承中,渗入了中国人生活的点点滴滴,比如我们逢年过节参拜的灶神,求学和求功名拜的文昌,我们常常说起的玉皇大帝、太上老君等,这些都属于道教文化。
四川作为道教的发源地,更是有着特殊的意义。如果你想看佛教石刻石窟,你可以去敦煌,去麦积山,但是道教石窟主要分布在四川,包括蒲江、仁寿、丹棱、安岳、绵阳、剑阁,以及重庆的大足与潼南。四川人受到道家文化的影响也更加深入和久远。成都今天提倡的“休闲”和“慢生活”,正是黄老清静无为思想的一种现代体现,很多时候,道家的信仰已成为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你在不知不觉间就会遵从这样一种生活方式。
荒野中那些长满苔藓的石刻
记: 这些道教石刻和佛教石刻的风格完全不同吧?
金: 佛教来自印度,因此早期佛教造像保留着明显的印度人特征,比如高鼻、深目、圆脸、卷发等等。道教的造像不同于佛教,它的形象完全是中国人的传统审美,比如柳叶眉、丹凤眼、美须髯等。我们熟悉的关公,就是中国传统审美形象的综合表现。类似的形象,在中国古代绘画作品中也极为常见。一般来说,具备了这些审美特征的人物,都是具有正义、才华和智慧的正面人物。
道教石刻充分发挥了这一系列的审美特征,比如石门山三皇洞里的石刻造像就完全是柳眉杏眼、仙风道骨的中国人形象。这些特征都在我的作品中有所体现,比如我的几张《道无形》系列作品,在造型上就深受三皇洞和玄妙观的道教石刻造型影响。虽然我没有具体画出眼耳口鼻,但在神韵和造型上一眼就能看出那是个修道真人的清瘦高贵之像。
记: 您在追寻四川道教石刻的旅途中,有着怎样的感受?
金: 去年夏天我走访了四川境内的许多道教石窟,包括剑阁的鹤鸣山、绵阳西山观、丹棱的龙鹄山、安岳的玄妙观等。让我记忆颇为深刻的是在剑阁县毛家坝寻找一处隐藏在荒野中的道教摩崖石刻的事。当时天气很热,根本找不到路在哪里,最后是一位当地农民带我们从一处很陡的山坡上滑下去,在半山腰的崖壁上,荒草丛中,我才看到长满苔藓和石花的石刻。因为缺乏保护,那些石刻都被风化得很严重,但恰好有一种“道本无形”的感觉。
女性题材里的“美若逝”
记: 除了道教题材,您对女性题材的绘画也颇有建树。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专攻的方向?
金:呵呵,因为我本身就是女性啊,就比较关注女性的个人情怀,有的作品甚至表现出女性受束缚、禁锢和痛苦的那一面。我现在的作品大多数不再传达纠结与痛苦,而是承认痛苦,承认当下,并让当下成为过去。过去的一切会在时间的流逝中沉淀,沉淀就会有追忆和美产生。所有当下的苦都会在追忆中变为甜,美就在流逝的时空中被留下模糊的影像,若隐若现,恍恍惚惚。其实这些也和道家所追求的东西有异曲同工之处。
为特殊艺术教育做“善工”
金老师在给“善工家园”的特殊儿童上课
记: 您长期为自闭症和脑瘫儿童义务教授绘画。当初是怎样开始关注这个领域的?
金: 在一年多以前,我在蓝顶美术馆兼职负责公共教育部的工作。通过川大一位老师得知“善工家园”有许多特殊的孩子需要艺术方面的老师,于是我去实地看望了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那里的孩子大多患有自闭症、脑瘫、唐氏综合症,让我非常有感触。我当时就下定决心,要尽自己一份力去帮助他们。后来我主动提出去教他们画画。我和另一个搭档一起,每月去三次,除了遇上法定假日,从来没有间断过。
记: 用绘画作为这些特殊儿童的交流载体,有着怎样不可替代的作用?
金: 这些特殊的孩子智力上都有着不同程度的障碍,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他们既不能用语言很好地表达,也无法准确地感知别人的意思,但自己本身却有着丰富的情感,只是需要一个有效的途径去表达和交流。正好绘画的全部需要都是情感,非常适合成为这些孩子的情感载体。
在教他们画画后,有些作品非常令我吃惊,那些未经修饰的线条和色彩,简直就和大师的作品一样。我们穷其一生追求的自由表达,在他们那里都是自然而然的流露。当然,换个很实际的角度来说,绘画能锻炼他们的手指精细动作,手眼协调的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享受艺术带来的各种情绪的能力等等,这些都是其他辅助方式很难达到的。
记: 有孩子通过绘画找到了与社会的沟通之路?
金: 是的。苹果班的一个大龄孩子,因为画得特别好,接到许多订单,其中一个就为某企业的牛奶糖包装盒画插图。他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享受绘画,还能挣钱养活自己,这其实就是与社会沟通的一个重要途径。有了这条路,我相信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会过得更加快乐。
实际上,教画画,并不是要把每一个孩子都培养成艺术家,让他们活得更好,更快乐和健康才是我们的目的。
记: 您认为社会各界对这些特殊儿童应给予哪些方面更多的关怀?
金: 首先应该是特殊人群的家庭方面,很多家庭会把外界想象得过于恐怖和危险,为此把有特殊状况的小孩保护在家中,不与外界发生联系。其实这种隔绝不会起到保护作用,反而会加重他们的状况,使他们完全丧失了和世界接触和交流的能力,也丧失了独立生存的机会。
另一方面,目前社会上虽然不乏慈善活动,也有很多人心怀慈善之心,但他们采用的方式却显得有些简单粗暴,很多特殊的儿童和群体,他们需要的并非是捐钱捐物,而是给予做朋友的机会,工作的机会等。给这些特殊群体予关怀,需要社会各界群策群力一同来实现。
记: 您以后在教育事业和公益领域有着怎样的计划?
金: 对于未来,我觉得能够坚持下去是第一位的。只有坚持下去,对这些特殊孩子来说才是有意义的。任何短暂和临时性的帮助都是没有意义的,它起不到作用。教育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所以我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坚持。然后发动身边更多的人参与到其中来。最后我希望不仅仅把这种教学停留在实践层面,还计划将这些实践撰写成论文,或者作为科研项目研究。把这些案例都记录和整理下来,真正把特殊艺术教育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让更多的人了解特殊艺术教育,也为此作出自己的一点贡献。
金老师在辅导学生
采访手记
不久前,金磊磊举办了主题为“大美若逝”的个人画展,其中《道无形》系列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个系列的作品描绘的是荒草丛中的道教石刻,这些石刻经过千年风化后已经模糊了眼耳口鼻,只有一个个惟恍惟惚的像,上面爬满青苔和野花。在给人一种时间沉淀的厚重感的同时,也透出一份充满吸引力的朦胧之美。如果不认识金磊磊本人,甚至有人会认为这样的画作应该出自饱经沧桑的老画家之手。
金磊磊是一个看上去很清秀温婉的四川妹子,时尚气息十足。光从表面看,你真的很难想象她这样一个都市女性会对道教这样“玄”的东西产生兴趣。为了追寻道教石刻的足迹,她甚至不惜冒着危险走进深山。对于我的疑问,她笑言,自己从小就是一个很有个性,坚持自我的人。记得当年高考,她执意要考美术学院,父母不同意,希望她能够去考师范学院。结果她背着父母来到重庆,参加美院专业考试,因为钱不够,整整一周硬是忍着饿,把生活费都去交了绘画的培训费和考试费。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她走上了自己热爱的绘画道路,也走进高校当上了老师。
对于为什么会萌发创作道教题材的作品,金磊磊解释说,“作为一个80后,很小的时候,有两部电视剧让我记忆颇深。一部是《西游记》,另一部则是《封神榜》,这两部电视剧都与道教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剧中神仙妖魔的神通广大,令我极为向往。求学阶段,我的导师周南平就是一位非常推崇老庄的艺术家,受他影响,我接触了许多道家的文化和思想,对于道教题材的主题创作有了一定的想法,也做了不少铺垫,但离出作品还差一个契机。”
这个契机在去年夏天到来。在一次出游中,她走访了四川境内几处道教石刻,那种被风蚀雨打后模糊在荒野中的造像,突然给了她极大的震撼,这时《道德经》中的一段文字忽然浮现在她的脑海中——“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那些石刻带来的朦胧之美,让金磊磊创作灵感迸发而出,不久后《道无形》系列随之问世。
金磊磊简介
金磊磊,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现任教于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2年入驻蓝顶青年艺术村,曾参加四川省第七届新人新作美术展、蓝顶艺术节“一个展览”“以小见大”当代艺术邀请展等。作品荣获Hiii Illustratio国际插画大赛个人组优秀作品奖,2014年度“新锐艺术新星奖”等。2014年3月起负责蓝顶和武侯区“善工家园”合作的公益项目“蓝顶特需艺术课堂”。
详情请查看《成都日报》(2015年9月12日)网址链接: http://www.cdrb.com.cn/html/2015-09/12/content_2239271.htm
本报记者 吴亦铮/文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