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轰炸成都 东大街盐市口被严重炸毁

28.07.2014  11:43

  日军轰炸成都时被弹片划破的梳妆台,2900多封侵华日军的家书,淞沪会战时日军投下的炸弹碎片……昨天,包括这3样在内的437件日本侵华历史证据在“建川博物馆新征侵华日军罪证发布会”上首次公开,一件件铁证使日军轰炸成都的历史愈加清晰,其中不乏国家一级文物。据悉,它们将全部陈列在建川博物馆侵华日军罪行馆中,该馆将在明年9月3日向公众正式开放。

  日军数次轰炸成都

  一个梳妆台见证一段侵华史

  透过一份名为《四川省银行成都分行给万县办事处关于日机轰炸成都的通函》的文件,1939年夏天成都遭遇日军轰炸的历史变得格外清晰。该通函说,当年6月11日日机轰炸成都,与我空军发生空战。普通市民在地下室躲避,出来后发现东大街、东御街、盐市口、染房街一带被严重炸毁。建川博物馆征集保管部主任陈华介绍,这份通函详细罗列了成都被炸毁街道的名称和房屋毁坏情况,是日机轰炸成都的重要证据,它也被评为了国家一级文物。

  同时,更多普通成都人对日军侵华的记忆也被收录。2001年,时年81岁的李幼霞将她陪嫁的梳妆台交给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并附上一封《梳妆台是历史的见证》的手写稿。昨天,这封手稿也被展出:原来,那个梳妆台上有三处弹片划痕,也是日军轰炸成都时留下的。当时,李幼霞12岁的姐姐被炸断腿致死,家人想找到她的腿缝上,却发现周围还有很多血肉残肢。而树德中学语文教师“蜕翁”的日记更加惨烈:1941年,一个13岁的成都男娃在轰炸中身亡,树德中学的13岁女生叶惠芬,跟他订了娃娃亲,随即吞水银自杀殉情。

  购回超2900封日军家书

  已译一千多封,明年结集出版

  这次建川博物馆公布的437件日本侵华罪证中,最早征集可追溯到建川博物馆成立前,有原始书信、日记、口供、文件、照片等,也有侵华日军的歪把子机枪、掷弹筒、日机轰炸上海的炸弹碎片等。这些珍贵的历史证据,有不少是建川博物馆人员到日本买回来的。

  现场,2900多封泛黄发脆的信件引起大家注意,因为它多由日语写成。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当年侵华日军寄回日本的家书,90%以上是从日本买回。一个名叫野崎的战俘给爸爸写了一张明信片,“我在南京集中营,没有觉得特别不自由。如果可以,我希望尽快回到日本,找到一份工作。”据悉,建川博物馆已和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达成协议,由该校师生翻译这近3000封信件,目前已完成了1000多封,计划明年结集成册出版。

  同时,现场还展示了很多实物。其中,“日机轰炸上海的炸弹碎片”就是1937年淞沪会战的见证。这块弹片上有一张英文纸条:1937年9月日机轰炸上海,这是爆炸在美国标准石油公司仓库的炸弹碎片。它的主人,原是美国的希尔少校,抗战时期,他是美国的情报人员,在上海的美国标准石油公司上班,这是一片落在他公司的炸弹碎片。据建川博物馆介绍,这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日军炸弹碎片中第一块能有确切日期和事件的弹片,意义非比寻常。

  陈毅元帅之子陈丹淮参加研讨会

  侵华日军人数应包括“关东军

  “中国现在还没有完整意义的侵华日军罪行博物馆,我们希望有一个完整而真实的讲述。”樊建川表示,这次新面世的437件罪证将全部陈列在侵华日军罪行馆。去年12月,该馆预展已对外开放,而由日本著名建筑设计大师矶崎新设计的3500余平方米的侵华日军罪行馆建筑已竣工,计划在明年9月3日,即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时正式向公众开放。它计划展出1931~1945年间9000多件日军侵华的罪证,其中有图片400余幅,以及十件(套)国家一级文物。

  昨天建川博物馆还邀请了以陈毅元帅之子陈丹淮为代表的抗日将领后代和多位抗战文史专家,进行了侵华日军罪行研讨会。陈丹淮提到,我们常说的侵华日军人数指的是“派遣军”的人数,但实际上还应包括“关东军”的数量,这些常识应纳入博物馆的宣讲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