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汽车20年内难实现 出了事故权责不好界定

26.10.2014  15:50

    24日,无人驾驶汽车亮相西博会。

    无人驾驶汽车如果出现交通事故,汽车要为此负责么?20年内无人驾驶能不能走进市场?

    25日,来自宝马、一汽、华为等企业智能汽车项目的总工程师以及国防科大、西安交大的教授云集首届中国智能汽车国际论坛,实验室里严谨的“技术控”,面对记者的采访,谈得最多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智能汽车衍生的社会话题。

     现阶段只能辅助驾驶

    记者采访了来自宝马、一汽、华为、国防科大等企业、高校的10位演讲嘉宾,其中8位都明确表示,在最近10-20年内无人驾驶汽车的设想无法实现,另外2位嘉宾则认为无法给出这个问题的时间表。

    “无人驾驶汽车需要准确识别周围的物体,这是难点之一。”宝马中国服务公司无人驾驶副总裁马策认为,现阶段只能做到辅助驾驶,真正的无人驾驶还遥遥无期。

     交通事故权责不好定

    西安交大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博士辛景民表示,按法律规定,无人驾驶汽车还没有上路资格。“速度并不是无人驾驶的难点,最难应付的是复杂多变的城市交通。

    “如果无人驾驶汽车造成了交通伤亡事故谁来负责?”华为无线网络研究部工程师郭小龙抛出了核心的问题。“司机和乘客会认为既然所有决定都是汽车做出的,那么伤亡也该由汽车承担,汽车的生产厂家就可能被牵扯,目前的法律无法做出界定。”对于这一观点,10位嘉宾中有6位表示认同。

     传感器尺寸大价格贵

    国防科大无人驾驶研究所教授贺汉根介绍,目前的无人驾驶技术还停留在识别阶段,通过安装在车上的传感器识别障碍物、信号灯,再进行判断。

    “装在汽车上的传感器,价格甚至是汽车本身的10倍。”辛景民说,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还要等待传感器尺寸进一步缩小,就像芯片已经做得足够小能够放进手机,才诞生了智能手机一样。(记者 李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