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旌阳:坚持“面对面+四必谈” 案件审理活而不乱

23.02.2022  16:01

  中新网四川新闻2月23日电 (江一华 陈春林)“审查报告结构不完整,没有写明涉案款物情况。”“书证的‘三注明一盖章’不规范,有两份书证没有注明提取时间”在德阳市阳区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里,该室负责人谭江陵正在与联系指导室第五纪检监察室主任陈龙面对面交流案情。

旌阳区纪委案件审理工作人员与联系指导室交流案件质量。旌阳区委宣传部供图

  这是该区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必须经历的一个环节,与联系指导室面对面沟通交流办案情况。重点了解办案单位在案件查办过程中程序是否规范,证据是否充分,事实是否清楚,对补证建议和定性处理作意见交换,充分听取联系指导室在指导过程中掌握了解的案件信息。

  案件审理是纪检监察机关办理案件的必经程序和重要环节,确保案件审理工作的高质量,是实现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

旌阳区纪委案件审理工作人员与案件承办单位讨论案件办理过程。旌阳区委宣传部供图

  “这样处理能否达到较好的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今年1月,该区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在与具体案件承办单位黄许镇纪委面对面沟通时提出疑问。

  去年黄许镇在调查一涉企案件时,直接根据行政主管部门的处罚,拟给予企业法人党内警告处分,在案卷送至区纪委监委审理室后,审理组成员按照“面对面+四必谈”工作法,主动到黄许镇纪委面对面谈案情。

  原来,肖某在黄许镇经营一家家庭农场,为了扩大影响力,在委托广告公司制作宣传牌时,将实际经营面积77.89亩夸大为百余亩,旌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认为肖某存在虚假宣传的情况,对肖某作出责令其改正违法行为,并罚款300元人民币的行政处罚。

  案件审理室在面对面沟通时了解到,肖某经营一直比较规范,市场监管局下达处分决定后,肖某立即进行了整改,且态度积极。鉴于肖某违法行为造成的不良影响较小,情节轻微,且能积极改正错误行为,大力带动当地村民就业等情况,旌阳区纪委监委最终作出免予肖某党纪处分的决定。

  “我们之前总想到如何完成办案任务,忽略了企业对地方经济发展所作的贡献,在办理案件上比较机械。”黄许镇纪委工作人员姜鹏这样认为。

  据了解,旌阳区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探索运用“面对面+四必谈”工作法,即:必与被审查调查人面对面谈事实,克服“书面审”;必与案件承办单位面对面谈过程,克服“被动审”;必与联系指导室面对面谈质量,克服“机械审”;必与司法机关面对面谈证书,克服“内部审”。让案件审理全过程形成闭环,既讲原则又不死板,持续推动案件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

  “‘面对面+四必谈’工作法,跳出案卷材料之外,对涉案人员思想动态,案件承办单位办案过程,案件社会背景等碎末细节进行充分掌握,更有利于判别案情,精准审理。”旌阳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旌阳区纪委监委把案件审理工作作为深化执纪审查和监察调查工作的落脚点,积极发挥案件审理对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工作的审核把关和监督制约作用,推动案件审理质量稳步提升。截至目前,通过运用“面对面+四必谈”工作法,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发现瑕疵案件10件,取证不到位问题21个,向案件承办单位发出办案提醒24次,整改取证不规范问题6个,帮助31名犯错误党员干部卸下思想包袱,违纪违法案件退补率同比下降30%。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实事求是、依规依纪依法、纪法情理贯通融合,综合运用‘四种形态’惩治极少数、教育大多数,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旌阳区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易伟表示。(完)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