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旅游饭”好,甘孜州咋个走活旅游扶贫这盘棋?

30.06.2016  13:52

 

甘孜州是我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当地贫困发生率高、自然条件恶劣、资源相对匮乏。但堪称优势的是旅游资源丰富,“从产业扶贫的角度讲,甘孜州最具潜力的就是旅游扶贫。”甘孜州委书记刘成鸣认为。不过,要让贫困群众都吃上旅游饭其实并不容易,甘孜州如何走活旅游扶贫这盘棋?

(四川日报记者 徐登林) 当客人进入大厅时,该怎么打招呼?”“欢迎光临,嘉姆尊酒店欢迎您!”6月29日中午,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袭击着康定木雅泽朵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工地,板房响起“哔哔啵啵”的声音,但板房里30多名学员不敢分心,认真回答着培训老师的提问。

来自康定市呷巴乡俄达门巴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家的土扎认真听着老师讲课,不时在笔记本上记下几个字。“培训必须认真,等上了岗,一年就有3万多元的收入。”课间休息时,土扎告诉记者,班上的学员跟他一样,只要吃上旅游饭,一家人就能脱贫。

实施专项,思考激活一盘棋

今年2月6日,国家旅游局发布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甘孜州被全部纳入创建范围。“其一,2011年,在甘孜州第十次党代会上,我们在全国率先提出‘全域旅游’概念,并且进行了探索;其二,整个甘孜处处是风景,从一滴水到一条河,从一棵草到一株树,从一块石头到一座山。”甘孜州委副书记、州长益西达瓦如此总结甘孜州被纳入创建的原因。

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正好与新一轮扶贫攻坚时空叠加,甘孜州当然不会错失良机。今年4月初,作为17个专项扶贫方案之一的甘孜州《2016年旅游产业扶贫专项方案》出炉。

在旅游规划的引导下,专项方案确定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旅游产业扶贫、旅游环境优化等七个方面推进旅游扶贫。”甘孜州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肖锋介绍,专项方案明确了交通运输部门、农业畜牧部门、林业部门等政府职能部门的相关责任,但究竟该如何抓旅游扶贫,专项方案却不那么精准。

过去我们就靠捡虫草、松茸来贴补家用。”稻城县香格里拉镇亚丁村村民阿佳卓姆说,虽然自己家就在风景如画的景区,但并不知道风景也能产生收入。稻城县委书记曾关和亦称,2006年到2010年,该县提出要大抓旅游富民,但如何抓,大家都没经验,因而效果不好,到2010年,该县财政收入才2000多万元。

出台措施,九招集合明路径

如何解决旅游扶贫没抓手、缺路径这个问题?今年4月下旬,甘孜州委、州政府组织职能部门到各县市进行了调研。“下去调研的过程就是集中群众智慧的过程”肖锋说,在丹巴县梭坡乡宋达村,让他眼前一亮。。

丹巴县梭坡乡宋达村位于有“千碉之国”美誉的莫洛村对面,常年这里游客甚多。“以前宋达村修建了观景台等公共设施,因为无人管理很快就毁坏了。”宋达村村主任布旦罗布告诉记者,今年,县上相关部门在重新修建观景台、停车场、旅游厕所和综合服务点后,把这些公共设施全部移交给村上,作为村集体资产,由村上管理、经营和受益。现在,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轮流值班经营这些设施,不但有收入而且保证了设施不被破坏。

经过走访调研,像宋达村这样结合扶贫、创新旅游公共设施管理的做法,调研组一行人看到了不少。“州长叫我们好好总结形成材料,而后,他又晚上加班亲自修改,最后形成了《甘孜州采取九大措施促进旅游扶贫落地》。”肖锋说。

甘孜州采取九大措施促进旅游扶贫落地》梳理总结出了基础保障型、景区带动型、产品开发型、专合组织型、乡村旅游型、人才支撑型、对口支援型、智慧推动型、政策扶持型九种旅游扶贫方式。“各地探索的这些做法反过来又成为指导目前全州旅游扶贫的教材。”益西达瓦说。

旅游扶贫,着手摘帽谋致富

“今年5月份,我们看到州上印发的《甘孜州采取九大措施促进旅游扶贫落地》,大受启发,结合实际,我们在理塘县奔戈乡卡灰村建立起了‘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产品开发型旅游扶贫基地。”理塘县农牧和科技局副局长杨正康介绍,当地联合一企业正在村上建设鲜奶加工基地,基地建成后,贫困村民人均可增收2500元。

按照甘孜州《2016年旅游产业扶贫专项方案》规划,今年,甘孜州力争接待游客126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5亿元。其中,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87.8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75亿元。“瞄准今年脱贫摘帽的281个村,积极创建一个旅游示范县和11个旅游示范村。”肖锋说,希望这些示范单位能够探索出更多旅游扶贫的方法。

预计今年8月开业的嘉姆尊酒店,是康定市木雅景区携手民营企业联合打造的景区带动型扶贫实体,当地贫困群众以景区入股,不但可以享受景区资源红利,还通过协议,获得在企业就业和由企业购买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的好处。“这一批学员培训结束后,到康定木雅泽朵旅游投资有限公司从事餐饮服务、保洁、保安等工作,人均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呷巴乡俄达门巴村主任向多说,景区运行后,这里的贫困户不但能脱贫,而且有望致富。

十三五”期间,甘孜州要让18个县市的1360个贫困村、19.36万人脱贫。“通过旅游扶贫这一项,我们争取让88个村、2571户、11565人直接受益脱贫。”刘成鸣说,按照旅游产业的辐射放大功能,统计部门估算,会有10万非贫困人口增收乃至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