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成中国旅游扶贫主战场 5年带1200万人脱贫
国家旅游局、国务院扶贫办于7月10日在北京召开乡村旅游与旅游扶贫工作新闻发布会。会上,两部门宣布:“十三五”时期(2015年到2020年),中国通过发展旅游将带动17%的贫困人口(约1200万)实现脱贫。
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吴文学表示,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多次深入基层调研,对乡村旅游与旅游扶贫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把乡村旅游与旅游扶贫作为拉动内需、保持增速、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发展乡村旅游能有效带动旅游接待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乡村休闲度假项目投资,从消费和投资两个方面直接扩大内需,是落实中央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
吴文学认为,农村的经济发展、农民的脱贫致富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密相关。乡村旅游连接一产和三产,能够直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使单一农业向多元农业转变,使粗放经济向效益经济转变,能直接富民,快速富民。
“很多贫困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摆脱了贫困,很多农村通过发展旅游实现了富裕。但是,全国还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阻碍着小康社会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务艰巨。”吴文学说,“国家旅游局要在推进旅游扶贫战略方面,主动担责、勇挑重担,将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与旅游扶贫为主抓手,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举措,努力促进乡村旅游持续快速发展,努力推动更多的贫困人口通过旅游脱贫致富。”
2012年12月底,习近平总书记专程调研阜平扶贫开发工作,提出“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游则游”十六字方针。近日,习近平又在贵州强调,要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
此前,中国已经划定了14个扶贫片区(包括六盘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滇西边境山区、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燕山—太行山区、吕梁山区、大别山区、罗霄山区、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这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少数民族聚集区,不仅环境未受到污染,且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
随着中国人整体生活水平和方式改变,人们对于旅游和回归自然的需求逐渐增强,文旅资源富集的贫困地区将获得新的经济机会,这会是它们发展的新时代。旅游扶贫在扶贫模式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贫困地区的旅游发展将成为中国旅游格局中重要的力量。
“贫困地区将成为中国旅游发展格局中的主战场。”吴文学强调,“预计2015年到2020年,通过旅游带动全国约1200万贫困人口脱贫,这无疑是中国旅游业对扶贫工作的重大贡献。”
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不含2015年),全国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了10%以上贫困人口脱贫,旅游脱贫人数达1000万人以上。仅在2014年,全国共有乡村旅游经营户超过200万家,乡村旅游特色村10万个,接待游客12亿人次,约占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乡村旅游营业收入达3200亿元,同比增长15%,带动超过3300万农民受益。
会上,吴文学副局长还透露,2015年8月17-18日,国家旅游局还将在安徽黄山召开全国乡村旅游推进大会,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将出席该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据了解,全国乡村旅游推进大会将总结交流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经验,推出中国乡村旅游“千千万万”品牌,评选首批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表彰1000个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和1000家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户、10000家金牌农家乐和10000名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与此同时,国家旅游局与相关部门还将发布中国乡村旅游形象标识,有关金融机构将全面推出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的创新金融产品。
业内分析人士表示,乡村旅游是我国旅游消费中发展最快、潜力最大、带动性最强、受益面最广的领域,近年来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年均增幅都超过20%。但从乡村旅游资源占全国旅游资源70%,旅游人数还只占国内旅游总人数30%,旅游消费还不到国内旅游消费总额的20%,因此,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还很大。
“国家旅游局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批示精神和《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要求,进一步完善政策、创新机制、整合力量、加大投入,推动乡村旅游与农民增收、农村减贫、农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发挥更大作用。”吴文学表示,“到2020年,在全国形成15万个乡村旅游特色村,300万家乡村旅游经营户,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超过20亿人次,收入将超过1万亿元,受益农民5000万人,每年带动200万贫困农民通过乡村旅游脱贫致富。”
据了解,国家旅游局将推出六项核心措施:推动出台“促进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坚持乡村旅游与旅游扶贫工作原则;开展乡村旅游升级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加大投入力度,加快解决乡村旅游环境卫生和公共服务严重滞后问题;开展百村万人乡村旅游创客行动;多措并举,大力推进旅游扶贫开发。
“贵州等地的实践表明,发展乡村旅游扶贫,完全能够成为贫困地区新的经济增长亮点。”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伍策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