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探索新都青白江广汉共建“边界试验区”

23.01.2014  11:21

制图 余进

■努力打造成都经济区1小时交通圈,实现德阳与成都的轨道交通一体化

■成都在规划地铁时,有的线路最好能够与德阳共同规划

记者从昨日召开的成都经济区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工作座谈会上获悉,四川将探索将位于成都北部的新都区、青白江区和德阳的广汉市作为“边界试验区”,赋予其一定的城市管理权限。三地将共同在公共管理、社会保障、生态补偿、流域治理等领域加快创新实验,通过共建试验区取得同城共管的经验予以推广。

对此,德阳市市长陈新有、德阳广汉市委书记毛君甫、成都市青白江区区长刘筱柳昨日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均表示,将从交通等基础设施开始发展,在区号、银行统一支取以及社会保障方面逐渐实现同步。另外,三地将打破地域限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按照一个城市的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在三地交界,将可以开办企业、工厂。而在环境保护方面,未来在上游的广汉建厂,将需要下游的青白江、新都通过环评。

交通上: 无缝接轨 三地未接通道路将连通

德阳市市长陈新有昨日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更好地实现发挥成都经济区和边界试验区的作用,应率先解决的仍是交通问题,努力打造成都经济区1小时交通圈。陈新有表示,自己一直在关注成都地铁规划,“成德同城化首先解决的就应该是交通的无缝接轨,希望成都在规划地铁时能够将线路与德阳进行交接,有的线路最好能够与德阳共同规划,实现德阳与成都的轨道交通一体化。”在陈新有看来,一旦成德之间能够有便捷的无缝交通接驳,德阳与成都在资源配置方面就能够实现更好的配置,“成德间的轨道交通一定要和两座城市的市内交通完美对接,这样就能解决双方的交通问题。

刘筱柳告诉成都商报记者,早在去年11月,新都、青白江、广汉就已经签订了边界战略合作的协议,确定了交通、产业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合作的初步规划。

他介绍,首先三地将在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上进行“连通”。原来,三地有一些没有接通的道路,今后这些道路将加快建设。很快,成青快速通道北延线将贯通,青白江将通过该路道与广汉连通。包括连接新都和青白江的道路等也将加快建设。今后三地的交通将更加便捷。

金融上:银行支取 将统一社保逐渐同步

对于在2013年签订的成德同城化系列框架协议中,提到的成都德阳共同使用028区号一事,陈新有表示正在努力推进,报告已经提交至工信部,有望在年内获批。

广汉市委书记毛君甫则表示,三地建立边界试验区,就是要打破以往的行政界限,按照同城化的方式共同发展,“将来成为成都北部的副中心”。同时,将来广汉与新都、青白江将实现银行统一支取,进一步方便三地市民。而在社会保障方面,三地也将逐步实现同步。

工业上:资源共享 三地交界处共建高端产业

除了交通方面的“连通”,三地的地域限制也将被打破。毛君甫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以往三地的企业都受制于边界的限制。而今后,企业将可以在三地交界处开办工厂,实现资源共享。

刘筱柳认为,三地处于同一个产业带上。因此,三地将首先从产业发展方面入手,通过资源互补,并计划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

对此,毛君甫也表示,广汉与青白江在高端装备制造业上已经有了合作项目。未来,两地计划依托广汉的民航飞行学院,在两地的交界处建成通用航空制造业基地。包括飞机的零部件制造、整机制造,以及配套的飞机销售、维修等都将在这里完成。

另外,今后,三地将利用现有资源优势,对物流园区、物流港等进行对接。毛君甫透露,三地计划申报创建国家级综合保税区,进一步发展物流及高端制造等产业。

生态上:上游广汉要建厂须通过下游城市环评

在生态补偿方面,三地也将实现统一规划管理。刘筱柳表示,因为广汉在青白江饮用水源保护区的上游。如果因保护上游水环境资源,广汉需要对一些工厂等进行迁移,青白江经与其协同合作,给予其一定的补偿。

毛君甫则表示,广汉在上风上水的位置,如果广汉处理不好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下游就要受影响。今后,广汉上游要建企业,需要广汉以及下游青白江、新都的环保部门共同通过环评。

刘筱柳也表示,在大气环境保护方面,三地之前就已经建立了协调机制。今后,三地将进一步探索,进行深入合作。

成都商报记者 祝迅 王楠